我看了网民对评估的评价,由于评估专家进校评估时间短,又是事先告知的,学校总想做得好一点,表现得优秀一点,结果就容易出现一些非常态的东西。评估过程中的学校工作是非常态的,这是客观事实。但这些问题不能都算在教学评估上,只要有评估,学校就有应对的办法,这是社会环境造成的。关键是要研究下一步改进和完善评估。
首先,应最大限度地减少高校的各种教学评估和检查活动。现在高校的评估太多,不仅有本科教学评估,党建、研究生工作、就业,每一条线都有评估,学校领导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对付评估上。我建议教育部不仅对高等学校,包括中小学,都要尽可能地减少评估。最好是把所有的评估都放到一个部门,防止政出多门,让校长有时间做些长远的事情,把校长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其次,应改革评估模式。可以概括为:公布标准,学校自评,社会公开,实地检查,奖励责罚。具体地说,一是教育部公布评估标准。二是学校按照标准进行自评自建。三是学校把本校实际办学条件对社会公开,接受监督。四是专家实地检查(不要提前通知)。五是根据评估结果奖励责罚。通过这样的评估,就能够促进真正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和发展。
再次,加大专项评估和学生质量的追踪评估。要在短时间内对一个学校进行全面评估是非常困难的。建议多增加专项性的评估,比如专业评估。教学建设最主要的是专业建设,要创高水平的学校,一定要创高水平的专业。专业评估相对来说可比性强;而综合性评估可比性差,且容易导致趋同化。同时增加对学生质量的追踪评估,因为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最终要落实到学生长远的发展上。
同时,要增强评估的开放性,鼓励社会力量和中介机构介入。从国际的通行惯例来说,评估的多元化是个趋势,所以,怎样让社会评估机构、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参与到评估中来,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但中介机构的资格、信用度、可靠性等都需要认真考虑、严格把关。
(来源: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