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大代表关注孩子健康成长
“二孩政策”放开后,社会如何提供更丰富的托幼服务?越来越多的孩子初中甚至小学就出国留学,如何防止文化断层并引导他们报效祖国……新时代新变化下的教育话题不仅是小家庭要精心考虑的生活计划,更是关乎未来的社会问题,人大代表们纷纷就此建言献策。
赵丽君代表:
鼓励社会参与托幼服务
随着“二孩政策”实施,新生人口不断攀升,1至3岁婴幼儿托幼(照护)服务状况已经成为关乎婴幼儿成长、父母职业发展和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市人大代表、市妇女联合会副主席赵丽君建议,应规范托幼服务标准,并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托幼服务模式。
赵丽君告诉北京晨报记者,根据她了解到的情况,目前我国80%的婴幼儿都是由祖辈看护,育儿成本已经占到我国家庭平均收入的近50%。托幼服务短缺严重,各类托幼机构的入托率仅有4%。
“目前我国针对3岁以下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政策尚不完善,尤其是具体可执行的文件较为缺乏。目前婴幼儿托幼服务还存在很大发展空间,完善婴幼儿福利政策、发展质优价廉的公共托幼服务,是减轻家庭育儿负担、促进家庭和谐的必要举措。”赵丽君说。
根据她的调研,目前北京民办与企业幼儿园仍有利用空间,民办幼儿园学位不饱和的现象比较突出。虽然约半数幼儿园已招收3岁以下婴幼儿,但接收婴幼儿数量较少,平均每所只有10至20位。幼儿园开展婴幼儿服务能力更为有限。此外,教师人员也很短缺。因此,托幼工作还需要政府多方面支持。
赵丽君建议,一是多部门联动管理、规范托幼(照护)服务运营标准与监督制度。建议政府设立托幼服务工作办公室,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的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将该服务纳入北京社会发展总体计划。
二是加强对3岁以下婴幼儿托幼服务的财政支持。鉴于托幼工作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政府应通过财政支持引导和调控婴幼儿教育市场正常运行,实现婴幼儿教育福利最大化。
三是整合资源,鼓励多元托幼服务模式,通过鼓励企业办园和民办园开设3岁以下托幼班,效仿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立政府主导的社区托幼试点。同时,支持早教机构与企业开展托幼服务等方式,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托幼服务模式。
刘林代表:
支持半日园等“微小”园发展
市人大代表、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刘林向大会提交了《破解瓶颈难题,促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落实》的议案,从解决办园场地、灵活发展多种办园模式、培养师资队伍等方面呼吁出真招实招破解难题。建议支持家庭园、社区园、半日园、周末园等各种“微小”园所发展。
刘林认为,虽然本市第三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启动实施,出台了一系列解决入园难入园贵、提高办园质量、提高安全保障方面的措施。但是从总体上看,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加之当前出台的一些政策有的针对性不强,有的吸引力不够,因此现阶段学前教育领域的矛盾远未解决。
“比如学位紧张的首要原因是办园场地供应不足,但现在出台的政策,并没有能够很有针对性解决场地问题的具体措施。又如出台的支持普惠性幼儿园发展的有关措施,由于财政补贴金额较少,难以对举办者产生吸引力,政策实施的预期效果并不会对普惠性幼儿园发展起到重大促进作用。”刘林说,出台具有创新性、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出真招实招破解瓶颈问题,才能有效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刘林建议,解决办园场地难,要新建扩建与挖潜改建并重。解决当务之急,要由市级层面统筹,打破部门利益藩篱,把市区所属国企单位手中的闲置房屋拿出来,对适合办幼儿园的房舍按标准进行改造。另外,市区疏解腾退空间,符合条件的,也建议及时调整规划,优先改建为幼儿园。
他还建议,灵活发展多种办园模式,守住安全办园基本底线,设置不同类型学前教育机构审批标准,支持家庭园、社区园、半日园、周末园等各种“微小”园所发展,支持教育培训机构承担学前教育职能,发展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便民利民。
刘林同时建议,幼儿园师资培养要以“质”为本,生源选拔环节要实行心理素质测评,科学选才, 注重师资队伍个人德品考察和德育能力培训,设立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专项,支持师资队伍国际化培养。
刘峰代表:
低龄留学生更需培养“文化自信”
针对留学低龄化现象,市人大代表、中护航(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峰建议,对于每一个“准留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引导与“文化自信”的培养需要从更早开始。同时以公益形式为低龄留学生提供教育、人身安全等多环节服务,引导国际型人才归国发展。
刘峰称,近年来我国留学规模持续扩大,2016年我国新增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达到54.45万人,其中三分之一是低龄化学生,即小学和初中学生,并且超过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在高中及高中以下阶段就已经有了出国留学的意向,低龄化态势十分明显。他说,近五年,出国就读初高中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增长近三倍,最小的仅有10岁。在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奠定的年龄阶段出国,势必面临着文化断层与身份模糊等隐性问题。伴随着留学低龄化的浪潮,我国新一代留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奠定至关重要。“另外,一些低龄孩子需要家长的陪伴,他们的父母有可能选择移民,也可能导致精英人才的流失。”
刘峰称,这些留学生可能将成为未来十年、二十年后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应尽早关注低龄留学生,并最终引领留学生归国更好地为祖国和人民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他说,我国目前对于留学人员的相关工作大多还停留在“留学后”阶段,例如留学生归国身份认证与归国留学生创业就业扶植。他建议,对于每一个“准留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引导与“文化自信”的培养需要从更早开始。在现有教育体制内,加强传统文化、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文化,只有先做到对于自己文化的足够了解,才能够实现对于自己文化的自信。要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
他说,伴随着留学低龄化的趋势,每位留学生需求的帮助将更多。他建议以公益形式为低龄留学生提供教育、人身安全、保险、创业就业等多个环节服务,引导国际型人才归国发展,承接好人才培养并帮助其发挥作用,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及与各国合作共赢提供高层次人才支撑。
崔楚民代表:
建立市级教师研训线上平台
市人大代表、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常务副理事长、平谷中学校长崔楚民向大会提交《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建立市级教师研训线上平台的建议》。崔楚民表示,要实现城乡教育的可持续一体化发展,必须优先考虑解决在职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问题,建议建立市级教师研训线上平台。
崔楚民提出,通过对郊区教师的广泛调研发现,郊区教师存在对优质教研、优质培训资源的刚性需求。“很长时间以来,郊区老师为了听上一节市里名师、骨干教师的公开课,每天奔波于城乡路上,浪费了大量时间,导致自己的课被耽误,学校需要不断地调整课表,对教学秩序也是一种破坏。”如果让城区名师来郊区教研培训,也存在同样的矛盾。
崔楚民认为,就目前的信息技术条件来看,建立线上实时研训平台已经成熟。他建议,将建立线上实时研训平台纳入市教委工作计划,由市级教育主管行政部门牵头,制定相关文件。成立项目管理机构,经费需求纳入市级财政统筹。同时制定研训方案,由市级教育业务主管单位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建立相应的目标、工作内容和工作机制,搭建线上直播平台,对接郊区研修部门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