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情况先不要说了,你能不能先说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据我所知,现在有20%的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这就是50万人啊!照此发展下去,将来可能就是七八十万人。问题很严重!”
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接过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葛道凯的话头,后者正应询介绍我国高等教育的情况。
10日上午的全国政协机关第九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全国政协委员、教育界专家、新闻记者,以及教育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官员,正就“关于以就业为导向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的提案举行协商办理座谈会。
葛道凯顿了一下说:“就业问题还是由我们学生司的陈处长专门解释一下。”
此前,卢强等委员先后发言,问题直指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教育部学生司的陈曦处长介绍说:“形势确实比较严峻。去年,全国新增高校毕业生212万人,到年底还有近20%没有找到工作。”
“大学生就业难归根结底是因为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计划经济时代,教育是国家的事,就业也是国家的事;现在,教育还是国家的事,就业成了个人的事。教育部门、高校还是按照老样子办学,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不找国家找谁?”贺大经委员说话时有些激动。
“我同意贺委员的观点。”朱永新委员说,“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形成面向市场办学的机制,高校主要是对教育部门负责,而不是对学生负责”。
一连串的问题揭示了当前高等教育体制的弊端,委员们低声议论,官员们侧耳倾听,记者们飞快地记录着,场内气氛紧张而热烈。
陈曦表示,为帮助大学生就业,教育、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采取了许多措施,比如允许大学毕业生跨省就业、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就业等。
“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就业,关键是要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徐匡迪再次插话道,“国家的各项补贴和优惠政策是否能落实?这些孩子一两年后打算从西部地区回来,我们能不能给他们安排岗位?他们会不会因为当地条件差而导致个人素质下降,无法继续发展,甚至比不上留在内地和沿海地区的同学?这些问题,我们要替他们考虑,要保护好他们的热情”。
“就我们所知,大学生就业难的背后还有个怎样转变择业观的问题,这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解决的。”陈曦表示。
“这个问题解决起来是有些困难,但教育部门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的创业教育,另一方面也应当体谅学生。”陈万志委员有不同意见,“现在,一个大学上下来就要花近10万元,这样高的投入,学生和家长对就业的期望值哪能不高?许多学生找不到好工作就继续读书,就业期望值再次提高。这不仅进一步导致人才结构不合理,就业难度继续加大,也促成了教育高消费。”
一直忙着低头记录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司司长于法鸣要求发言,他说:“教育体制要改革,大学生也要转变就业观念。目前,社会上还是有许多空闲岗位适合大学生就业,比如民营企业、公共领域。”
“我提个建议。”刘荣汉委员说:“教育部门在管理上要转变职能,高校在办学上要转变思路,大学生在择业上要转变观念,用人单位有什么要求我们还不知道。我建议,下次也请他们来谈谈。”
一席话,赢得大家的广泛赞同,委员们纷纷点头称是。
>>>进入两会专题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