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学术贩子”是如何贩卖学术的?日前,记者根据所谓的邀请函或获奖通知上提供的联系电话,随机挑选了两家进行电话采访,了解了一些鲜为人知的事实。
评奖“隔行不隔山”研讨范围很宽泛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四川分院办公室会务组,联系人叫杨小梅,邮政汇款地址是成都市草堂邮局011信箱。记者以某大学讲师的名义,拨通了获奖通知上提供的联系电话(028)87049745。结果,“杨小梅出去了”,接电话的人自称名叫杨义兵。记者事后通过成都114查询到,这部电话实际上是一个私人电话。
记者:我现在准备评副高职称,根据学校要求,需要获奖论文。你们最近有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吗?
杨:你有没有收到过我们的邀请函?
记者:没有。我是听朋友介绍的,没有邀请函能参加吗?
杨:当然能,参加这样的活动对自己也是一种“提高”嘛!9月底,在成都,就有一个“加入WTO与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学术研讨会。
记者:我是学哲学的,从来没有接触过“人力资源开发”。
杨:没关系。我们这个研讨会的范围比较宽泛,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包括社科类、医药类……
记者:学医药的也能参加这个“加入WTO与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学术研讨会吗?
杨:都可以的。
记者点评:正是这家“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四川分院”给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陈福康教授寄来“获奖通知”。“通知”称:陈教授撰写的《郑振铎对古镇整理工作的重大贡献》(应为“古籍”,通知错为“古镇”),经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委会评选,分别荣获了6月份该院在南宁举行的“中国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在深圳举行的“‘十五’社会经济发展与特区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并继续“来函邀请”陈教授和“贵单位有关领导”出席今年7月18日与7月28日分别在大连和拉萨召开的“加入WTO与中国社会经济形势分析预测”学术研讨会,让研究文学的陈教授与专家“共同探讨中国入世后的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如何成功应对中国入世后的机遇与挑战”。
40人来就能保本研讨会一般不会亏
中国社会科学管理参考文库编纂委员会,联系人叫赵清友,通联及汇款地址是四川省成都市沙湾邮局03-013信箱。记者以一家广告公司负责人谈合作的名义,拨通了获奖领取通知上提供的电话(028)87321814。接电话的正是赵清友。而据赵清友称,冠冕堂皇的“中国社会科学管理参考文库编纂委员会”实际上是一家名叫“成都博太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中心”的民营企业,10多个人。“叫‘中心’,看起来比较有学术味。”自称是合伙人的赵清友说。
记者:办这样的研讨会,每次要组织到多少人参加才能保本?
赵:像我们在昆明、南宁等办研讨会,由于出省,开销就比较大,差不多需要40个人左右,能够保证不亏。
记者:平均每个人的成本是多少?
赵:差不多2100元—2200元,就能保本。
记者:出国可以吗?
赵:可以啊。比如说到越南、缅甸,签证也很方便。如果要出国,多交200多元办证就行了。说实话,办这样的研讨会,一般是不容易亏本的。我们搞这项业务有一两年了。
记者:假如拉到的“客源”太少,参加会议的人数不够要亏本,有没有办法解决?
赵:有,我们专门设计了一种方案,就是把会议与领取奖品分开。如果会议亏了,就把奖品的价格也就是我们说的“成本费”抬高一点,多增加几个“特等奖”,这样就能保证不亏本。还有些人想参加会议,但是单位不一定同意报销路费,所以我们就让他们把论文寄过来,收他们几百元,一般特等奖的“成本费”是500多元、一等奖400多元。我们这里有的人两年时间就赚了几百万元,很容易的。
记者点评:会议不足奖品补,反正就是不赔钱———天下竟有如此包赚不赔的买卖!
人人都会有奖给你发票报销
记者:如果参加会议的人都要求自己的论文获奖,能够做到吗?
赵:应该可以。
记者:如果有40个人参加会议,他们都想拿“特等奖”、“一等奖”,是不是也能办到?赵:嗯……对。记者:办这样的研讨会,开发票吗?
赵:有,肯定有正式发票,可以报销的。
……
记者:我就缺一篇获奖论文。如果我参加你们的研讨会,能保证一定让我获奖吗?
杨:凡是参加这个研讨会的人,我们都会发证书的。
记者:参会费用怎么样?
杨:你们单位能报销吗?我们给你发一封邀请函,然后你拿着邀请函去单位审批,批出来就属于公费出差了。
记者:那具体费用呢?
杨:大概2000多元。放心,一般来说,参加我们的研讨会,只要拿到我们的邀请函,单位都会批的。
记者:万一我没有时间,不能到成都参加研讨会,是否还可以采取别的方式参加?
杨:可以。你把文章直接邮寄或者传真过来都行,我们的传真号是(028)87056435。这样就只收你“成本费”,大概三四百元。不过,我们同样可以给你开发票,可以报销的。
记者点评:无论是杨义兵,还是赵清友,都表达了两层很明确的意思:只要你想得奖,就肯定能得奖;只要单位能报销,肯定有正式发票。从做生意的角度看,两人的服务态度都可谓十分“周到”,甚至能处处为客户着想。他一再关心记者的单位能不能报销参会费用。因此,周到归周到,但实在不像是开学术研讨会。有意思的是,在两家的会上,陈教授的另一篇论文《郑振铎研究总论》分别获得了一等奖和特等奖。真是殊荣之至!醉翁之意,用心良苦!可惜教授没有上钩。
(新华社上海9月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