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担忧的事件——民校招生大幅锐减,民办教育发展遭遇严冬
每年的高考统招结束后,民办校招生理应进入旺季,但今年北京的民办高校招生总人数只有往年的50%左右,实际上,早在今年的招生危机爆发之前,提供非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就已经出现了“倒闭潮”。截至2008年,全国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共有866所,比2003年减少了238所。而北京民办高校在鼎盛时期,仅针对高自考的非学历教育学校一度就达到120余所,而现在已不足50所。从全国范围看,非学历教育生源低谷将在2013年之后出现,但不容乐观的形势已让部分民办校提前感受到了“严冬”。更加严峻的是民办教育多年来形成的“同质竞争”、价格大战、过度依赖代理招生等痼疾在生源锐减的大环境下,已经演变为恶性循环,致使整个民办教育领域面临着空前的困境。
>>点击为进入 为“均衡·公平”相关政策打分
民办培训机构频停业 培训市场三无乱象引关注
信力建:教育部能为民办教育做点什么
“最”点评:对于民办高校来说,今年会是最困难的一年,各种不利的因素集中交织在一起给民办教育发展出了一道难题。面对困境往往也是找寻出路、寻求突破的时机,教育的均衡发展民办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虽然,现在最担忧的是民办教育发展的出路,但事实上这种困境考量的是民办院校的“转身”能力,重新定位后民办高校相信还会重拾信心的。

>>点击为进入 为“就业·创业”相关政策打分
教育部:促进2010高校毕业生就业八项举措
专题: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最难堪的事件——“找不到就业单位,别想拿毕业证”,大学生“被就业”问题凸现
2009年7月,某网友在论坛上发帖说,他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看到某公司的公章赫然盖在了他的就业协议书上,而他怀疑这一切都是由其所在学校一手“包办”的。该帖一经发出,便迅速在网上流传,还衍生出了一个新的网络流行语——“被就业”。在此之后,相继有多家媒体都报道了类似的“被就业”经历,有的学校以毕业证“要挟”学生必须在就业协议上盖章,导致学生找亲戚朋友的私营单位盖章造假,有的学校甚至可以为没有“门路”的学生介绍能盖章的单位……大学毕业生“被就业”问题凸现出来,问题的根源也直指一些高校的高就业率。
“最”点评:一些高校的所谓高就业率确实是通过特殊手段“逼”出来的,追求高就业率是为了体现学校的办学成果,而就业率的造假恰恰是要掩盖学校办学水平的低下。“被就业”的学生失去的绝不仅仅是选择就业机会的权利,学校办学的不力使他们在人才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才是学生最应追究学校责任的关键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