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世纪以丝绸之路开通为契机,东西方文明开始了广泛的交流,在这以后,由于民族迁徙、文化传播、军事战争等因素,各民族语言产生了空前的碰撞。围绕语言碰撞给这些语言带来的影响,语言分论坛的学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语言接触带来语言互渗和趋同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孙宏开教授指出,从丝绸之路到茶马古道,从河西走廊到青藏高原东麓,从蒙古高原到华北平原,在印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碰撞下的环中国地带产生了众多的“混合语”。孙宏开认为,“混合语”是语言接触经过语言成分借用、语言结构改变(比如,白族语的词序因汉语等影响而由SOV 向SVO改变)两个阶段之后进一步接触的结果。此外,强势语言替代弱势语言而吸收弱势语言的某些核心成分所带来的语言底层现象也是语言接触的结果。
孙教授指出了语言接触的另一种结果“区域趋同”,这主要表现在语音、语法在结构类型上朝着雷同的方向发展。比如,与阿尔泰语系语言有接触关系的藏语安多方言复辅音多,也没有声调;而与藏缅语族彝语支语言接触的康方言则复辅音基本消失,声调发展到4个。
“汉外混合”的佛教汉语中的语言变异
北京大学中文系朱庆之教授指出由于历史原因(比如汉族中心主义),中国的大多数学者在讨论汉语史上新的语言成分来源以及那些变化的原因,总认为汉语的一切变化都可以从本身找到根源,同汉外语言的接触对汉语没有实质性影响,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美国学者拉波夫提出语言接触(包括不同语言之间的)和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接触和影响是导致语言变化的两个最重要的原因,朱教授肯定这一观点。对于汉译佛典中的语言变异,朱教授指出由于直到唐朝之前译经者多为西域僧侣,所以汉译佛经的原典大都是古代印欧语印度—伊朗语支的语言写成,佛教汉语口语化的程度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大,许多佛经中明不见经传的词汇来自译者的母语,这些词汇义改变了汉语词的原意,并沿用至今天。
朱教授以“影响”一词为例说明了原典语言引起的汉语词义变异。“影响”一词可能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由“影”(影子)和“响”(回声)构成,用来比喻“人或事物反应的敏捷”,可见,并没有今天“对人或事物所起作用”这类意思。汉译佛经中也经常出现“影响”一词,朱教授将其义归纳为两种:一用来比喻“空”、“本无”等抽象概念,还有一种用来比喻善恶诸业必会得到报应。并指出“影响”今天的词义显然与印度的“空”和“报应”有直接关系,而不是“意义引申”得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