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38年,汉使张骞“凿空”西域,从此以后,从南亚经中亚到中国的道路被打通了,佛教逶迤东传,并因此形成了一个盘亘在亚欧大陆东部的弧形佛教大走廊。在之后的一千年中,公元6世纪和7世纪之交突厥由盛到衰,7世纪后期阿拉伯帝国东扩带来伊斯兰教的东传,13世纪前期蒙古帝国横扫欧亚大陆,这些事件都对丝绸之路东段的广大地区造成巨大影响,在这一千年中这些地区的宗教文化状况、政治情况是怎样的,北京论坛(2007)语言分论坛的学者就此进行了探讨。
英国学者Nichlas Sims-Willams通过在中亚和新疆出土的文献以及金币、银饼来考证前伊斯兰时期阿富汗的历史、年表和文化,在大量残损的文件中,Nichlas指出这些文件大约从公元2世纪开始,时间跨度达600多年,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内容,记载了丰富的关于今阿富汗地区在这一时代的宗教历史情况。在这些文件中,有的反映了中亚地区和伊朗、中国等地区的交流情况,有的频繁提到城堡、兵器,反映了当时频繁的战争状态,有的文件可以考证出国王Peroz统治大夏的时间不会早于239年,有的文件反映阿拉伯人入侵导致突厥人向唐王朝进贡传统的中断,有的文件反映了当地受波斯影响而采取波斯纪年法的情况。
德国学者Peter Zieme从搜集到的大约完成于公元9世纪到14世纪的维吾尔文稿考证出中亚土耳其时代的文化状况,还就传世的一些佛教文稿考证了一些当时丝路沿线语言和手稿之间的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沈卫荣教授则提出以俄藏黑水城汉文藏传密教文献为中心重构11到14世纪的西域佛教史,沈教授认为中亚作为东西方文化的熔炉,在相当于中国的中唐以前,是一个文化极为丰富多彩的地区,然而在这之后由于军事原因带来的伊斯兰教东传以及公元13世纪前期蒙古汗国灭掉佛教盛国——西夏,西域的文化氛围突然冷寂下来,因此,研究这一时段西域佛教的真实情况很有意义。
沈教授根据现藏黑水文献考证出Uigur王国的佛教信仰情况,但由于文献零散而且残缺,至今尚不能把有关文献的年代连缀起来,此外,他根据西夏文本和维吾尔文本考证11世纪到14世纪汉传佛教在中亚到河西的广大地区和藏传佛教同样兴盛,而且他还从蒙文版的藏传佛教文献推测藏传佛教的性力崇拜可能是导致蒙古帝国衰退的一个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