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视频公开课成为大学生们的“新宠”。人民视觉
人民视觉
当教育基于互联网之后——
学习方式的“数字海啸”正在到来
近几年来,一场有关“教育模式”的“大变革”似乎正悄悄地在全球蔓延开来。
2007年,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办了可汗学院,利用视频技术改革传统教学手段,2300多部教学视频吸引了全球5600万中小学生观看,创造了一台电脑与上万学生对话的“教育神话”。
2011年秋,斯坦福大学教授塞巴斯蒂安·史朗把他的研究生水平的人工智能课程放在网上,吸引了190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人注册收看;2012年4月,斯坦福又有两位教授创立coursera平台,与普林斯顿、密歇根大学等33所一流大学合作共建在线免费课程,不到一年,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人数突破234万……
就在不到一个月之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手发布edX网络在线教学计划,我国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高调”加入。
而在中国,变革也在进行,大学视频公开课、大学资源共享课、国家开放大学“5分钟视频课程”学习,正逐渐变得可视,学习也正因互联网而改变。至此,有人预言,教学模式变革的一场“数字海啸”即将来临……
事实真的如此吗?从本期开始,我们将连续两期关注一场由于新技术发展而带来的学习方式的变革。
当一切“基于网络”,学习自然也不能例外
不管你是否承认,学习和教育,这两件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事情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学习似乎不再受到身份的限制。学习著名高校的课程,聆听著名学者的教诲,已经不会再因身份的限制而难以实现。只要你有一台电脑和不那么慢的网速,就可以打破大学的围墙,感受高水平大学的氛围。这是大学视频公开课和大学资源共享课带来的可能。
个性化的学习也逐渐成为可能。地铁里、公车上,在医院候诊时、在超市排队结账时,拿出手机,看一个几分钟的“微课程”,从插花到厨艺,学习不再只是教室里的事,也不再需要一整块专门的时间完成。
教学模式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在某些高校,在线学习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已被采用,教师将课程的知识点、教案、作业等内容放在网上供学生在课下预习,课堂成为组织讨论和释疑解惑的场所。
多年前,比尔·盖茨曾预言:“以后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质量最佳的授课内容,这些内容比任何单一的大学都强。”或许,这一预言正在成为可能。
来看一组数据: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1月15日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我国网民总数达5.64亿,手机网民达4.2亿人。
如果你觉得数据过于抽象的话,请仔细观察我们的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在通过网络购物、订票、娱乐,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捷服务;越来越多的人在通过网络表达情绪,抒发心情;越来越多的人在通过网络获取即时信息、阅读,甚至社交。走到哪里,首先要问一问,“这里有WiFi吗?密码是多少?”
“基于网络”,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学习,自然也无法置身事外。尽管教育的变革客观上永远无法赶上文化领域变革得那么迅捷,但是,就在网上观影、网上阅览、网上评论、网上写作逐渐风生水起的时候,基于网络的学习方式的改变,终究还是来了。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