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公布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的通知》,认定南开大学等高校的26个基地为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途经之一,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未来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那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需要融合什么,融合点有哪些,如何实现融合?这些都是值得文化界、科技界深入探讨和思考的话题。
针对上述话题,我们从本批认定的26个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项目中,选择了部分与科技融合度相对较高的项目,介绍这些传统文化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与现代科技碰撞出了哪些耀眼“火花”。
科技让中国书画“焕发新生”
书画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承载着中国人的文化精神、美学思想和人文情怀,记录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与变迁。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书画借助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焕发新生”,从而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创新。
光子膜巨型投影(清明上河图)
科学技术助力书画修复与鉴定。通过科学技术可以使书画修复工作做到更为准确,避免修复过程中因为“人的因素”而造成损害,降低修复过程中的风险,提高修复工艺水平。在书画鉴定方面,科学仪器也成为鉴定书画的手段之一,用来分析作品使用的纸张、颜料、墨迹、印章等的年代与出处,从而达到区分真伪、为艺术品断代的目的。
科学技术让书画“活起来”。通过AR等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打造数字化虚拟博物馆,使观众足不出户而遍游天下。例如,借助8K超高清数字技术、4D动感影像,《清明上河图》被打造成可沉浸体验、可传播分享的新型艺术展演,让游客变为画中人,走入汴京的众生百态。
科学技术推动书画艺术传承发展。先进数字化科技手段已深入渗透到艺术创作中,给艺术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艺术的传承、弘扬、教育等各环节出现新变革。当前,很多艺术院校融合信息技术成立了跨学科的新院系,设立了新学科和专业,建设了新的实验室和数字化教学平台。学生在学习研究、艺术构思和创作中也多借助电子设备、软件技术等手段,追求作品的多样性。
瞬息万变的当下,书画艺术和科技正在或将会发生更和谐的结合或碰撞……
南开大学“中国书画”传承项目入选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
南开大学“中国书画传承基地”立足加强高校美育建设、助力国家文化复兴。通过此次传承基地建设活动,南开大学计划面向中外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中国书画创作,中国书画造型、章法、设色、题款与钤印实践等通识课程,结合社团或工作坊模式,运用新媒体手段,突破传统课堂讲授,引领青年学子感受和理解中国书画艺术的奥义所在,进而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者和传承者。
同时,南开大学围绕课程建设,积极开展科学理论研究、教材教辅编撰、教学设计、文创开发等工作,计划出版中国书画艺术理论专著、美育读物及成人中国书画教材,开发文创产品,形成一套展示中国书画艺术多维知识体系的立体图景。
科学技术揭秘“邢窑白瓷”
邢窑是中国白瓷的发祥地,中国古代最早的官窑之一,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邢白瓷的发明与制作,打破了自商代以来青瓷为主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我国陶瓷史上有名的“南青北白”的新格局。
唐代邢窑白瓷兽柄龙口执壶
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及时有效的介入,才能揭秘制瓷技术的巧妙与神奇。
例如,研究人员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仪分析标本中胎和釉的化学成分,来挖掘瓷器由“青”转“白”间的奥秘;利用热膨胀分析仪测试透影白瓷的烧成温度,研究人员发现其烧成温度约为1260℃,而邢窑唐代细白瓷的最高烧成温度可达1450℃,创目前中国古陶瓷烧成温度的最高纪录,等等。
邢窑在古代陶瓷历史上有重要地位,以前的科技研究针对邢窑隋唐遗物开展较多,对五代之后的研究几乎为空白,并且以前的研究由于样品数量有限而缺乏系统性。因此,对邢窑白瓷的揭秘,还需要更多更系统的科学探究与发现……
邢台学院的“邢窑白瓷”传承项目入选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
近年来,邢台学院有效实施“文化育人工程”,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邢台学院将以此入选为契机,根据基地建设的具体要求,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基地的文化育人功能,把“邢窑白瓷”文化传承基地打造成学校的特色和品牌,为更好的服务邢台、传承发展邢台历史文化做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现代科技多方位影响“篆刻”
篆刻俗称刻图章或刻印章,由于其印文多用篆书,而且先书写后刊刻,故称篆刻。
篆刻印石部分精品
现代科技对篆刻的影响是多方位的。
随着材料学的发展,合成材料的出现,为篆刻材料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从前,篆刻的材料基本上就是一部分石材、木材和金属材料等,而现在,更多的像合成橡胶、玻璃、陶瓷等等的材料,让篆刻的材料更加容易取得,篆刻的成本也有更多下降的空间,篆刻所体现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计算机学科和自动化的发展,促使了篆刻机器的问世。想要篆刻印章的人,只需做好设计,再把设计稿传入电脑,经过简单的电脑操作,就可以让机器来完成一枚印。篆刻机器的出现,为篆刻大众化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和可能。
现代化高科技手段让中国篆刻艺术得以数字化方式展现。例如,在数字化展厅,通过移动的触摸式电子展示屏、LED荧屏、天幕等让观众更好地接触篆刻艺术。
燕山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篆刻”传承项目同时入选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
篆刻艺术在燕山大学有深厚的传承基础,一大批热爱篆刻艺术的师生定期开展与篆刻艺术相关的学习、交流、展示活动。燕山大学拥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书法与篆刻艺术研究室等研究机构,为篆刻艺术有序传承和科学保护提供专业指导,对鼓励和推动篆刻理论研究的深入化、系统化,使科学研究成果服务于非遗保护工作,为传统文化发展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华东师范大学“篆刻”传承研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2014年,华东师范大学招收了第一批书法篆刻研究生。六年来,书法篆刻专业始终坚持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有效落地,倡导“毛笔日记”和“一日一印”,所培养的学生在全国及省市篆刻类专业展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以此次入选为契机,华东师范大学将充分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和文化育人作用,通过篆刻文化普及,打造篆刻传承人才成长的优良环境,促进校园篆刻文化环境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科技助黄梅戏“美轮美奂”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黄梅戏便非常盛行,至明清时期戏风更盛。如今,现代科技与舞台艺术的融合不断深入,更多科技元素的注入,使黄梅戏的舞台变得更加美轮美奂,艺术上更富有生命张力。
黄梅戏题材《天仙配新传》实景光影剧
光影技术的灯光、水火、特效数字控制手段,3D激光投影、AR增强技术效果运用,为大型实景剧增新添彩。灯光、音箱、LED等先进技术的烘托下,呈现出了一个光影交错、情景交融的立体情景,带来宛如置身其境的独特感受和美仑美奂的视听盛宴。
全息影像技术和3D动画技术的运用,同样给黄梅戏中的《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传统剧目带来了新“活力”,让人们欣赏这些老剧目时也有了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
现代科技与传统戏曲的融合发展,在丰富了传统戏曲展现形式的同时,还更好地拓宽了传统戏曲的传承渠道,让人们深切体会到了传统戏剧的深厚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
黄冈师范学院的“黄梅戏”传承项目入选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
黄冈师范学院设有二级学院——黄梅戏学院。学院依托国家级“媒体与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音乐与戏剧表演分中心等资源平台,积极开展黄梅戏的教学和教学研究工作,以及黄梅戏教育人才的培养。
同时,学院还设有省级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始终致力于黄梅戏声腔及其发展、黄梅戏表演、黄梅戏剧目及起源等方面的研究。
近年来,黄冈师范学院在黄梅戏继承与创新、发展与传承模式、戏曲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诸多重要科研成果。在推动“黄梅戏”的文化传承及创新发展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新技术时代的武术传承与发展
武,止戈为武;术,思通造化、随通而行为术。
在悠悠的华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武术作为维系炎黄子孙生存和发展的魂、承载中华儿女基因构成的魄,一直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从最初的防身自卫、保家卫国,到现如今的竞技、健身、表演等,武术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高新科技的鼎力相助。
中国武术之太极拳
科技与武术融合,人工智能和感测技术不可缺席。目前,一些非穿戴式装置已被应用到空手道、格斗、跆拳道等打击类武术的训练,可综合衡量训练者打击速度与耐力,以及训练者的综合打击能力等。
计算智能技术,让武术跳出“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上海市借助人工智能和网络技术,成功举办了一场“上海武术云挑战”活动。主办方将踪拳、查拳、华拳、船拳、杨式太极拳等比赛项目的擂台从线下搬到了线上,参赛者上传录制好的参赛视频,后台AI系统通过与标准动作的对比,对参赛选手进行自动打分。线上活动的举办,实现了选手间的隔空切磋、隔空挑战。
电影技术,让中国武术“飘洋过海”。“中国功夫”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常有外国人慕名来到中国学习功夫,这在一定程度还要得益于电影摄制技术、影片放映技术、电影器材制造技术等电影技术的进步。以中国武术为主题的影片拍摄、放映,极好地展现了中国武术形式,传播了中国武术精神和武术文化。
从武术与科技融合发展趋势来看,人工智能、VR技术、传感技术、肌电技术等技术为代表的先进技术,将来会在武术上得到更多的应用,并逐步形成一个与时俱进的武术科学体系。
上海体育学院的“武术”传承项目入选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
武术科学训练、武术历史、武术文化、武术传播、武术教育是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的重点研究方向,学院以多学科的理论性和应用性研究为基础、以中华武术文化优秀遗产的深入发掘性研究和科学化实践探索行为为突破口,建设中华武术学学科。
在武术教学和训练方面,上海体育学院设有国家级术运动管理中心基地和市级大学生武术艺术实践基地;在武术科研方面,上海体育学院设有国家级武术科研基地和中国武术研究中心;在弘扬武术文化面,上海体育学院还建设了全国第一家中国武术博物馆。
此外,朱国祥、周士彬、王菊蓉、张立德、蔡龙云等武术名师名家云集上海体育学院,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附: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