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新中国的科学事业从薄弱的基础上与国家一同起步,不断发展壮大。60年来,从“两弹一星”到神舟飞船;从哥德巴赫猜想到辛几何算法,从人工合成胰岛素到人类基因组测序“中国卷”的完成……中国科学家始终把国家需求视为自己的最高使命,为保障国家安全、发展国家经济作出了卓越贡献,新中国的发展与强大,与几代科学家坚苦卓绝的奋斗密不可分。
如今,中国科学的国际地位不断攀升,已经登上国际竞争的舞台,它将在国家未来的发展中,继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值此60年大庆之际,本报遴选60件由中国人独立完成的杰出科学成果,希望通过这种回顾,展示中国科学发展的大致脉络。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两弹一星”是中国科学家在攀登现代科学高峰中创造的奇迹,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的辉煌伟业,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精神的典范。
对新中国来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毅然作出发展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以身许国,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他们和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从1956年研制导弹、原子弹被列入我国的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起,仅用4年时间,到1960年,我国就成功发射了第一枚自主研制的导弹。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实现了高水平的技术跨越。从原子弹到氢弹,仅用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比美国、苏联、法国所用的时间要短得多。在导弹和卫星的研制中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案,在许多方面跨越了传统的技术阶段。
邓小平同志曾经这样评价“两弹一星”的重要意义:“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由于涉及国家机密,在30多年中,人们对这段历史守口如瓶,直到1999年年初《科学时报》记者采访当年的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张劲夫时,才使公众知道了中科院参与“两弹一星”这件事。访谈随后被整理成《在科学院辉煌的背后》发表,受到各方关注。
1999年3月,张劲夫再次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这次访谈被整理为署名文章《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以内部资料的形式分送有关领导。
1999年5月5日,在江泽民同志的关心与安排下,新华社发出通稿《请历史记住他们——关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回忆》;5月6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大报同时刊登这篇重要文章。
1999年8月31日,披露“两弹一星”历史的图书《请历史记住他们》问世,并由江泽民同志亲自提写书名。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