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作为一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主要涉及以下六个方面: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与培训;教育信息产业;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建设。其中,信息网络是基础,教育信息资源是核心,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目的,而信息化人才、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是教育信息化的保障。
一、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要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至2001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人数已达3370万人左右,上网计算机1254万台。
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的建设、地区性城域教育信息网络建设和校园网络建设。目前CERNET的建设已经到了一定的规模,CERNET已经建成20000公里的DWDM/SDH高速传输网,覆盖我国近30个主要城市,主干总容量可达40Gbps;在此基础上,CERNET高速主干网已经升级到2.5Gpbs,155M的CERNET中高速地区网已经连接到我国35个重点城市;全国已经有100多所高校的校园网以100~1000Mbps速率接入CERNET,在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已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67所网络教育试点大学的网络教育提供网络支撑平台。另外,很多地区的教育城域网或直接接入CERNET,或通过电信、广电等接入CERNET,也有一批中小学直接接入CERNET。
今年部分城市和地区将通过"校校通"工程的评估和验收。西部高校的校园网建设和中小学的"校校通"工程建设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一些海内外合作项目的援助下,可望在今年有一个较大步伐的推进。
二、教育信息资源建设
教育部《关于实施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的通知》中提出:用大约2年的时间,建设200门左右的基础性网络课程、案例库和试题库。成果将用于若干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校内和校际之间的网上选课以及学分的承认,支持发达地区高等学校和西部地区高等学校通过网络教学进行对口支援。目前这一工程项目基本在按计划进行,已经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的网络课程。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01年专门设立了"现代远程教育网上公共资源建设--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工程"项目,拟重点支持8-10个有特色的大学博物馆数字化改造。据悉,目前已经有中山大学生物数字博物馆、北京大学地质数字博物馆、四川大学人文数字博物馆、山东大学考古数字博物馆等12个大学数字博物馆开通。
从"2002年数字图书馆国际论坛"组委会获悉,国家正在建设一个庞大的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这将是一个全国性的数据中心。
在基础教育领域,许多区域性教育信息网络建设均把资源建设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如广东省佛山地区在教育信息网络建设中,有一批中小学教师参与到资源建设的队伍中,几乎在各个学科中都开发出了很好的资源。2001年初,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征集评审中小学教育软件(资源)的通知》,至2001年5月,共征集2236件教育软件(资源),其中412件教育软件(资源)通过评审。这些通过评审的软件被制作成《中小学教育软件(资源)推荐目录(2001)》印发各地,推荐各地教育部门与中小学选用。
一些企事业单位收集和开发了很多资源,典型的如中国基础教育网、中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k12教育网等都是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试验、研究、探索和提供相关资源的网站,清华同方公司早在一九九五年就创办了中国第一部大规模集成化的知识资源库,即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同时还致力于建设中国完备化的期刊全文数据库,以推动知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在教育软件和教育信息资源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些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一些教育软件公司先后在教育软件市场中崛起,成为教育软件市场的中坚力量。
但从中小学和网络教育的需求来看,真正适用学校需求的、高质量的教育信息资源还不多。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