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历来是非常紧密的。我国工业化总体上已经进入到中期,加上世纪之交兴起的知识经济以及越来越快的高新技术革命,都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也正是我们今天思考教育的今天和明天的切入点。
教育的昨天:三次革命性变化
我们正处在传统向现代教育演进的关口。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同现代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是联系在一起的,会更加关注人的发展的多元化需求,而不仅仅是经济的驱动力。我们讨论各种教育形式,包括讨论现代远程教育,就需要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来考察,这就有必要回顾一下最近30年来全球范围内与教育发展相关的革命性变化,也许是巧合,差不多每十年就会发生一次,这很引人注目。
第一次在20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学会生存》报告,这是一份里程碑式的文献,使人们重新思考,原来以批量化为特征的教育,是否能被更加个性化和多次性的教育所替代。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因此而引入了各国政策的视野。
第二次是80年代开始的新信息通讯技术革命(NICT),使人们学习的时间、空间有了很大的拓展,也提供了很多机会,全日制面授的教育有可能转变为一种更具弹性的学习制度。我们今天讨论的现代远程教育,其实这样的革命20年前已经悄然兴起了,只不过我们在世纪之交更加强烈地感受到这场革命对教育所带来的冲击。
第三次是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浪潮下的服务贸易,在最近十多年间有了显著增长,特别是WTO而并非其他国际组织把教育也纳入服务贸易总协议的框架之中,这意味着在跨国的网络教育、出境留学、合作办学和聘请外国教师等方面有了新的行为尺度。目前有1/3的成员国(包括我国)在不同程度上签订了教育服务贸易减让表,把部分教育活动视为可被“购买”的一类服务,由学习者自行承担成本。
这三次与教育相关的革命性变化,分别从教育的理念、手段和支付方式开辟了新的境界。新信息通讯技术一旦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势必促进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进程,然而,除少数福利国家外,各国财政均难以完全支付国民一生学习的成本,必须通过多种渠道筹资和分担。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教育开始有了国际通行的参照系。联合国教科文在70年代试行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基础上,1997年做了重新修订,不仅重申了初中阶段以后不同类型教育分流的方向,而且在高中阶段以后加入了职业培训和大学预科,在高等教育阶段,本科教育与短期职业性教育是平行的,发挥着不同功能,这表明在国际视野中,本科与高职(高专)其实是“苹果”与“梨”之间的差别,而绝不是好次苹果之分,同样,在研究生教育中区分为专业性和研究性的,也符合多数国家的现状。
在一个人得到第一份全职工作之前,正规学校教育体系提供着一整套从基础性到职业(专业)性的教育,进入劳动力市场以后,还有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即岗前、在岗、转岗的继续教育与培训,以及通过信息化手段提供的远程教育包括网络教育,还有企业教育、社会教育、社区教育等等,它们都将在终身学习的平台上扮演各自的角色,而且彼此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兼容、相互衔接的,需要有一定的认可机制、评估机制,使人们在完成一次性学校教育之后还有不断进行学习进修的机会。
教育的今天:中国的跨越和在世界的位置
今天,各国的教育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可以有很多衡量指标,仅从学前教育毛入学率、初等教育净入学率、中等和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来看,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的初等教育普及的差异明显缩小,但在学前教育、中等及以上教育方面的差距还相当显著。其中,人均GDP2.6万美元左右的高收入国家,几乎各项指标都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出于占据国际人才竞争有利位置的需要,越是经济实力强的国家,越是在利用新技术包括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型社会发展上投入更多力量,像芬兰等国专门为教育信息化制定了国家战略。
整个世界的教育如同经济一样,已经分成若干个不同板块,而这些板块是多年积淀形成的,任何一个后发国家要想移动自己在这些板块中的位置,就必须实行符合本国需求的策略和战略。如果来估计一下中国在这些板块中的位置,可以说,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已经摆脱了人均GDP400多美元低收入国家板块的位置。去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200美元,然而,三级入学率、学前教育入学率的情况已经大体相当于人均GDP1800美元左右国家的水平。在教育的数量规模、入学机会状况等方面,我国要好于同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水平。当然,仅就高中以上入学机会而言,我们要赶上发达国家20世纪初的水平,恐怕还需要30年以上,如果再去衡量师资、衡量办学条件、衡量各个地区发展均衡的程度,还存在非常显著的差距,需要创造条件,逐步去减小差距。
中国教育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实现了非常显著的跨越,这种跨越为中国在世纪之交总体上进入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可以设想,如果我们不是在90年代抓紧时间、抓住机遇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的话,把这个任务挪到今天才去实现,那么,整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将会非常被动。我们在历史上曾错过了几次机遇,但在改革开放之后,各次重大的机遇教育系统基本上都抓住了。尤其是1993年以来,教育有了一个大的发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几乎翻了一番,接近95%,初中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了20个左右百分点。其中,跨越步伐最大的还是1999年以来的6年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毛入学率从不到10%增加到近20%,为我国经济增长、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这就是今天中国教育发展大的格局。
教育的明天:可持续发展与政府责任到位
今后15年,我们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而这段时期也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六大报告中已经对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若干方面明确的要求,为我们描绘了长远蓝图。这个长远蓝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在整个中华民族文明史上,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今后,我国要搭建的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将立足基本国情,参照前述国际教育标准分类,逐步形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互联系,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企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新体系。同时,这个体系也是一个以信息通讯技术为依托的、开放的终身学习平台。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这样的构想是一个非常长远的目标,有可能会覆盖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不是50年、100年的事情,也许会延续几百年。为了建设和谐社会,我们现在所要做的,除了要应对国际范围内出现的三次革命性变化之外,也需要思索在新世纪当中是不是有同教育相关的第四次革命性变化。我们的战略选择也可以从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那里找到参考证据,更重要的是要从本国国情出发,第四次革命性变化有可能是“更加以人为本和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随着对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认识的逐步深化,我们一定能够准确定位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找到破解难题的答案。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明确政府教育责任方面,从十六届三中全会到五中全会一脉相承。围绕着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两大战略,中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化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责任,这意味着,政府从经济竞争性的领域中逐渐退出,不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是为了当好“裁判员”,同时,会腾出更多精力、财力投入到社会公共事业中去。这种政府职能转变和财政转型,的确是非常深刻的一次管理革命,结果是政府将对公共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等方面负起比以前更大的责任。
从区域现代化的进展来看,我国“泛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区域增长极已形成大的气候,而环渤海地区(特别是京津冀)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新的增长极,正在出现一些好的态势。今后,沿海地区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等各项战略的实施,会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不同地区的现代化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乃至其他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区域增长极以及周边地域内可能越来越呈现聚集的趋势,甚至占到全国总量的60~70%。那么,在中西部生态脆弱、环境不利地区的开发过程中,国家将长期实施“输血”为主、“造血”为辅的策略,既要培育本土化人才,更要其他地区固定联系和对口支援。我们寄希望于中国版图的右半部地区积极带动左半部一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促进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育的均衡发展,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其中,现代远程教育将有很重要的契机,特别是在西部地广人稀的情况下,采取远程教育手段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是事半功倍的途径之一。
人们为什么学习?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和经济合作组织的多年调查表明,公民参与终身学习最主要的动力,还是为了就业和谋生,出于闲暇兴趣爱好需要的,毕竟是支流。这就给我们一个重要启发,未来社会需要的教育势必趋于多样化,更加富有弹性,我国的终身学习应该辐射到各个阶级和阶层,逐渐覆盖到绝大多数劳动力人群和专门人才,而不限于学龄人口或者老龄人口。而且,针对社会和个人的不同需求,通过不同的方式运作。其中,政府也要面向不同类型的教育,选择重点作为、有所作为、委托作为和不须作为的方式。当远程教育面对公共的、非排他性的以及弱势群体的需要时,政府应当予以必要的经费资助和政策扶持。但是如果属于对个人回报率较高的学习需要,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分担成本。我们期待着,我国能够在借助远程教育、网络教育搭建终身学习平台方面,拿出自己的经验,探索出新路,从而使我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建筑在更为坚实的基础之上。
(作者为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本文据其在“2005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上的主题发言整理)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