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003年国务院召开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探索出了一条低成本、高速度、大面积普及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路子。在试点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哪些成功的经验,同时在全面实施阶段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呢?
李天顺:2003年国务院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决定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此后,教育部在全国20个省成功地进行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试点工作,各地都创造了非常好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实施阶段中借鉴。
在试点阶段,我们首先从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两个方面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按照国家三部委“试点工作以省人民政府为主组织实施”的要求,各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把试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整合力量组建了试点工作办公室,负责工程的建设规划、方案论证、招标、设备的应用与管理、资源建设与教育教学整合研究、检查验收等工作。地(市、州)和县政府也相应成立了以政府分管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具体负责试点工作的实施。与此同时,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针对各重要环节,制定了一系列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的文件,指导和规范试点工作。
在资金管理和落实方面,在省级设立试点工作资金专户,全部工程资金纳入该专户管理。试点地区采用多种方式落实配套资金,工作策略和具体措施各有特色,其中省级财政承担了主要配套资金责任。大部分省级单位采用了省、市、县三级配套的办法,少部分试点地区按省与地、省与县、或地与县二级配套,还有部分试点地区的配套资金由省级财政承担。
试点工作采用以地市为单位集中连片实施的方法,创造了很好的规模效益。这样做集中了力量,加强了对工程建设的指导和监督,也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与当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等工作有机结合,并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相衔接,同时还形成了良好的应用氛围,对于整体提高当地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样做也降低了工程的物流成本和维修维护成本,有助于以县为主使维修维护本地化,提高日常运转的保障能力。
在资源建设和应用方面,教育部成立了基础教育资源中心,进一步加大对基础教育资源库、同步课堂、卫星数据资源建设的力度和资源征集、引进、评审与整合的工作速度,为教育教学服务。在试点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低成本、高速度、大面积普及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三种基本模式:模式之一,是建立教学光盘播放点,每套包括一台电视机、一台DVD机和一套教学光盘。通过电视机和DVD机播放教学光盘,把经过精心组织的教学课程浓缩后,直接送到农村中小学课堂。有些课程可以在课堂上反复播放光盘,教师进行教学组织和穿插必要的辅导;有些课程可以以教师授课为主,播放光盘为辅。在教学过程中,光盘教学片中的教师与学生、教室中的教师与学生四者之间可以形成有效互动。这种模式,将会在中西部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小学及教学点的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模式之二,是建立卫星教学收视点,每套装置包括一套卫星接收系统,一台计算机及其相应的外设,以及电视机、DVD机和成套的教学光盘。卫星教学收视点在覆盖教学光盘播放点全部功能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教育卫星宽带网快速接收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使大量的优秀课程、优秀教案、优秀专题教育节目和丰富多彩的农村科教信息源源不断地进入农村学校,并将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于农村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之三,是建立计算机教室,每套装置主要由卫星教学收视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和联网的计算机教室系统构成。在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和教学光盘播放点全部功能的基础上,要能够满足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学科课程、下载优秀教育资源、培训教师等需要。这三种模式应用的重点是面向学生,使农村学生与城市的学生一样,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应用的关键是教师,要建立一支能自觉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与资源的教师队伍,使这三种模式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应用的突破口是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与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与各地、各校的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相结合,不断探索和完善与三种模式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模式;应用的基本保障是丰富的资源和支持保障体系,要建立资源开发、整合、传输和应用的机制,建立教育教学指导队伍和技术支持服务队伍。
在试点的过程中,试点单位还采取多种措施,探索可持续发展机制。为保证工程后续可持续发展,建立有效的、可操作的可持续发展支持体系,各地在实践中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在设备维护、教师培训、资源建设、技术与管理队伍建设以及日常运行等方面,创造了许多新经验。比如:国家在全国推行“一费制”收费政策时,将“中小学信息技术费”列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收费范围,各省结合实际制定了收费标准,为工程的后期运行提供了资金保障;各地教育厅与中标设备供应商和工程集成商密切合作,签订了三年左右的主要设备维修合同,规定了中标企业在设备维修维护中的责任;在县级设立维修小组,与设备供应商和工程集成商合作维护;许多地方将参加培训和应用现代远程教育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情况纳入教师的年终考核、职称评定等体系中。教育行政部门与参加培训的教师签订了合同,如果被培训人员要离开,将把培训费用退回,供其他教师培训使用;采用多种形式,将教师制作的优秀课件集中起来,交流共享。除增加投入扩大购买量外,集中力量搞好课件的自我开发和校际共享,并特别要强调应用与共享,而不普遍提倡自制课件。
当然,试点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由于硬件建设到位不久,教育教学的应用在大部分地区还是初步的,急需进一步加强;二是教育教学资源比较贫乏,还很难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三是教师的培训,尤其是应用方面的培训还很不够,必须不断地进行新的培训;四是一些地区设备的运行维护还存在困难,部分贫困地区的运行经费还没有保障;五是在工程实施方面,也还有个别地区存在领导不力,队伍不强,进展缓慢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程实施中下大力气解决和改进。
记者:2004年国家财政投入13.64亿元,地方配套9.1亿元,用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而且今后在工程的全面实施过程中还会进一步加大投入。您曾谈到“检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唯一标准是应用效益”,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确保“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应用效益?
李天顺:最近,教育部办公厅专门就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的应用下发了指导意见,教育部领导也特别强调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应用问题。根据以上指示精神,我想要确保“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应用效益,必须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方面的问题是,要使农村远程教育设备真正用起来。
在农村小学教学点,教师要利用光盘播放系统,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与理念,学习新课程的知识,扩展教育教学思路;教师必须熟悉光盘资源内容,将光盘播放与课堂讲授有机结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改进教与学过程;大力普及利用光盘教学和辅助教学;组织学生观看专题光盘,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在农村小学,按时接收、组织、使用远程教育资源;结合卫星IP资源,开展校本培训活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理解新课程的理论、内容与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充分利用光盘教学资源和卫星IP资源,大力普及利用光盘教学或辅助教学,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各类专题教育资源,加强思想品德、卫生、法制、安全、环保等教育。
在农村初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室的作用,利用“天地网”资源和光盘教学资源,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促进教与学方法的改革;充分发挥计算机教室的作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与素养;同时也要利用计算机教室进行学科教学和开展其他专题活动;要不断提高教师在网络条件下信息收集、分析、整合、应用的能力,开展校本培训与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此外,还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设备为“三农”服务、为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服务、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面向农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党员干部教育、构建信息交流平台、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第二个方面的问题是,要提高应用水平。
首先,要有重点地把教学光盘用好,推广好的应用方法,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要与新课程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与教师备课结合起来。
其次,应该切实落实“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要求,充分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视野、增加学习过程的交互、强化学习评价与反馈,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促进学生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努力实现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同样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和高质量的教育。
再次,要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采用骨干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日常学习实践相结合等培训方式,全面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鼓励教师结合实际,积极主动地利用远程方式进行学习,自觉选择和有效利用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大胆探索在三种模式下提高教育质量的方法。
最后,要在现有基础上积极整合力量,强化教研和指导,研究和推广应用三种模式进行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新鲜经验,并用制度化的激励机制保证教师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广泛应用现代远程教育的设备与资源。
第三个方面的问题是,要建立“三种模式”应用的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放在整个农村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要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纳入教育发展整体规划,高度重视“三种模式”的应用和推广工作,把“三种模式”的应用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保证“三种模式”的应用可持续发展下去。
记者:目前“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经进入具体的实施阶段,教育部领导同志的讲话和三部委的文件都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提出了明确要求。李副司长,关于工程实施的操作层面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特别引起重视?
李天顺:目前“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经进入具体的实施阶段,教育部领导同志的讲话和三部委的文件都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提出了明确而具体要求。在操作层面上应强调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建立过程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和工作队伍。工程实施涉及多个部门、多个方面,各省要建立起有效的决策机制和协调机制,提高决策效率。要严格按照三部委文件的要求,做好工程实施方案:一是选好工程实施的地区,按照以地市为单位集中连片实施的原则,优先选择条件比较好的地区进行工程建设。二是不要搞重复布点、重复建设,不要超越工程规定的范围布点。同时,要做好建章立制工作,规范工程的实施行为。
其次,要组织好专家队伍,确保工程实施的质量。工程的技术咨询、质量监理和检查验收都需要专家队伍的支持,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专家的长期支持。
再次,要做好软件、资源的招标采购工作,特别要采购好教学光盘。软件、资源采购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使用效益。尤其是教学光盘的采购,要和教材选用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和运用光盘教学的要求结合起来。
《中国远程教育(综合)》2005年第4期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