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世界上出现了一次又一次信息化热潮,先是50—60年代以数据处理为热点的计算机应用高潮,接着是70—80年代的数据库热潮。这次,随着1993年美国克林顿政府“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行动计划”,即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提出,世界上又掀起了一阵空前的信息化热潮。这个热潮的序幕刚刚拉开,就已经引起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教育等社会领域的极大关注和热情,形成了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热潮。这个热潮的特点是什么?中国教育应该如何面对这一热潮?这是本文讨论的主要问题。
一、当前世界范围的社会信息化热潮的特点
信息革命首先是信息技术的革命。从技术角度看,这次世界范围的社会信息化热潮的特点有两个:一个是网络化,一个是多媒体。
什么是网络?通俗地说,计算机网络就是通过通讯线路(有线或无线)将多台地理位置上分散且独立工作的计算机互联起来,以达到通讯和信息资源共享目的的系统。根据网络覆盖的范围,可以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等。
早在60年代初,美国的计算机科学家就开始探索任意两台计算机的连接,以实现资源和设备的共享。1969年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计算机网络——Internet出现了。它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部为了研究如何将相距遥远且型号不同的计算机互联起来,以实现军事通讯服务而建立起来的ARPA网。使用者被严格限制为有关国防科研的军方科学家。初步建成后,为了使这一成果接受考验,ARPA放宽了使用者的限制,于是,美国许多研究所和大学纷纷申请与之相联。这样,一些校园网成为骨干网上的节点。最终成为一个网套网的Internet(它的第一个字母大写,表示Int-ernet已成为一个专用名词)。
后来,为了军事上的实际应用,美国国防部另建了专门用于军事目的的MIL网,并继续对Internet给予支持。80年代初,美国政府根据国会的法案在许多重要的地区建立了超级计算机中心,为了使这些资源能为更多的单位和个人服务,该法案要求建立配套的全国性计算机网,并交由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建立了NSF网络,这样,全美国的16个超级计算机中心就被联成一体,并接替ARPA网成为Internet的骨干网。1991年,美国国会通过高性能计算机法案HPCA,决定再次资助Internet,并建议美国能源部的ES网和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的NSI网和NSF网三者联合。于是,这三个网成为Internet新的骨干网,也被称为国家研究和教育网(NREN)。
现在,Internet早已越出美国国界,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网。它的用户每天都在增加,据最近的一份文献统计,目前该网已拥有150个国家,5万多个注册网络,500万台计算机,2500个数据库,而且,正在以每年高于20%的速度激增。中国于1994年4月正式加入Internet国际计算机网。
克林顿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就是以Internet为雏形提出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战略规划。
计算机网络将计算机和通讯相结合,大大拓宽了计算机单机的功能,使得用户可以在网上传送电子邮件;在网上参加电子集会;在网上传输和获得电子发行物;在全网任何一个数据库中检索资料;获得公众可共享的免费计算机软件;动用各种远程计算机设施等。人们不受地理环境的约束,在方便的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和世界上的专家及志趣相投的朋友们进行交流,并通过这种高水平的交流,产生新的概念和思想,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网络大大地开扩了人的视野,扩充了人的思维能力,使计算机向真正的“电脑”目标又迈出了一大步。网络成了一台巨大无比的计算机。从这个意义上,微软公司的总裁说,在今天,“网络就是计算机”。
什么是多媒体呢?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是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数字通讯技术、家用电器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高度综合的新技术。它可以通过多种信息媒体(诸如数据、文本、图形、声音以及视频图象等)对信息进行统一的数字化处理和交互式处理。
多媒体技术是80年代产生并飞速发展起来的计算机领域的一支奇葩。进入90年代,调制解调器MODEM、声霸卡、视霸卡、触摸屏、视像会议系统等硬件产品性能价格比大幅度提高,多媒体的开发平台、著作工具、编辑软件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只读光盘CD-ROM(每盘的容量可达650M字节,一张盘可以容纳三年的人民日报的全部内容)、视频光盘V-CD(每盘可存放74分钟带伴音的质量大大高于录像带的图象讯号)大批量的生产,使得多媒体计算机成为现实,并将计算机和电话、传真机、电视、录像机、摄像机等家用电器融为一体。
多媒体计算机是计算机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原因有两点:第一,它完全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根据有关专家实验的结果,人类感官对信息的理解程度因刺激的方式而不同,视觉83%、听觉11%、触觉3%、味觉2%、嗅觉1%,综合刺激才能产生最佳效果。人类对信息记忆保持能力与信息提供的方式有关,两小时后保持率:谈话情况是70%、观看情况是72%、视听并重是85%;72小时后保持率:谈话情况是10%、观看情况是20%、视听并重是65%。多媒体计算机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甚至触觉、味觉、嗅觉等多种方式对用户的感官进行刺激,其效果是单一途径所无法比拟的。第二,多媒体计算机市场具有无限广阔的前景。电子货币、电子出版物、电子游戏、可视电话、家庭影院、视像会议、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育CAI、多媒体管理信息系统MIS、多媒体商业广告等,构成了商机无穷的多媒体产业。多媒体将使金融业、保险业、商业、军事、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娱乐业技术等各行各业都出现令人陶醉的变化。Apple公司前总裁约翰·斯卡利说,今后十年,多媒体的市场将达3.5万亿美元。多媒体计算机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又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多媒体产业的前景不可估量。
对于所谓信息高速公路的实现至今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方案。但是在一点上是没有争议的,那就是真正的信息高速公路必须能保证以足够高的速率(>45Mbps)双向传输多媒体信息。简单说,信息高速公路等于计算机网络加多媒体技术。
从社会学角度看,这次世界范围的社会信息化热潮也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各国政府在这次竞争中都采取了空前积极的态度。美国为了实现NII计划,克林顿政府不惜取消了已投入6.4亿美元的超级超导对撞机计划,大大消减了星球大战(SDI)计划,强化对NII计划具有重要意义的HPCC(High Performance Compuling and Communication)计划,决定在1993年至2013年投入2000—4000亿美元建成覆盖全球,连通世界的信息高速公路。
克林顿政府声称,NII将给美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1.它将使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到3210亿美元,生产率提高20—40%。
2.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仅个人通讯业在今后10—15年内就将创造30万个就业机会。
3.使美国在高新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4.推动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5.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也就是说,克林顿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把重新振兴美国经济、维持美国在世界上岌岌可危的霸主地位的宝压在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上。 美国的NII计划在世界各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1994年初,加拿大宣布以其第二大有线电视集团为主要支撑机构,在包括加拿大国家银行和加拿大邮局在内的五大集团的经济支持与国外有影响的集团的大力协助下,在未来的十年内投资7.5亿加元,建设加拿大的信息高速公路。1995年将向位于魁北克以北150公里的3.4万户家庭提供实验服务;2002年其服务范围将扩大到哈利发克斯,魁北克市、蒙特利尔、多伦多和艾明顿,进一步扩展到整个加拿大。
欧共体拟定了“欧洲信息空间(EIS)计划”。这是迄今为止欧共体制定的一项最为庞大的信息技术计划,实施期定为5年,耗资2000亿美元。
日本决定建立名为“信息研究及流通新干线网”的日本信息高速公路并开始实施。日本还推出了Mandara计划,建设日本的信息基础设施。该计划是1994—1999年为期5年的官、学、商联合开发计划:它试图建立10个巨型计算机中心,使日本成为接收和发送世界科学技术信息的基地。
韩国决定到本世纪末将投入550亿美元建设该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该计划分为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1993—1997年),以改善政府行政管理为主要目的,建立政府信息管理网络。第二阶段(1998—2002年),信息通讯网络传输速率将进一步提高到622mbps(兆比特/秒),光缆的敷设将达到小型商业企业和人口密集区,提供商业多媒体信息。第三阶段(2002—2015年),建成信息高速公路,实现宽频带通讯网络,向一般公众提供服务。
新加坡宣布到2000年将光纤通到每一栋楼,将鱼尾狮城变成一座“智能岛”,与香港一争“世界超级中心”的角色。目前他们正全力推动类似于美国NII计划的IT-2000计划。
我国台湾省也正致力于ISDN的建设。第一阶段首先建立6个带512条线路的节点,台北3个,台中、台南、高雄各一个。第二阶段建立更多的节点,把整个台湾连接起来。香港已建立了一个全数字网络,并与MOTO-ROLA合作发展无线网络。
我国党和政府对国民经济的信息化一直给予极大的重视。1994年12月10日,国务院批复成立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正式启动“三金工程”。其中“金桥工程”(国家公用信息网工程)就是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金关工程”(外贸专用工程)、“金卡工程”(电子货币工程)以及其他金字号工程则是在“金桥工程”的基础设施上运行的基础性信息化应用工程。一系列的“金”字号工程已经涉及我国几乎所有的领域,成为我国跨世纪的国家级重点工程。
综观世界各国的情况,尽管出于不同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背景,对信息高速公路的称呼各异,侧重点也有所差别,但从对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普遍高度重视看,在以下几点已形成共识:第一,目前世界经济已发展到迫切需要信息化的阶段,这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需要,也是世界经济与技术发展的大趋势。第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程度已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新标志。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它是争夺下一个世纪国际市场,维持国际地位的关键。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它是迎头赶上发达国家的一个历史性的机遇。第三,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建立将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NII的建设从根本上说是为整个社会建立现代化的信息平台,它将使人类在这一新的平台上学习、工作,给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从社会学角度看到的第二个特点是:个人和家庭对这次信息化表现了空前的热情。
个人和家庭对信息化的认识来自于对计算机带给他们的利益和切身感受。过去,由于计算机功能单一,人们更倾向于把它当作研究的工具。但是,多媒体的出现则一下子使人们发现,自己的衣、食、住、行、教育、娱乐竟然与计算机如此密切相关。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与远在异国的朋友攀谈;可以通过多媒体在有线电视(CATV)中从上千条频带中选择自己喜爱的节目;可以坐在家里了解市场的信息和购物;可以不通过银行直接用电子货币付款;可以辅导孩子的学习……多媒体计算机将成为他们的生活中比电视机、电冰箱还重要的必需设施。人们通过多媒体重新了解了世界、了解了自己,也了解了信息社会。个人和家庭对信息化的空前热情直接反映在个人计算机即PC机的市场销售情况上。1993年世界PC机市场达到了3823万台,比1992年增长24.2%,销售值733亿美元,增长15%;1994年PC机世界销量达4425万台,比1993年增长15.8%。目前,在美国家庭电脑的销量已超过企业电脑。家用电脑高档化、多媒体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个人和家庭对计算机的空前热情是信息革命深入人心的标志,这一点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因为,仅仅依靠少数精英是不可能实现一个社会的产业革命的。特别是在我们这样发展中国家,信息革命将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而且需要全民族信息文化素质的提高,需要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工作方式上破旧立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