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异常复杂的教育改革系统工程,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是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深化的。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教育投资紧缺、地区和学校差异显著的国家全方位推动教育信息化,其难度更是可想而知的。这不仅需要发挥我国各级教育决策管理者的智慧和胆略,而且需要教育技术学宏观决策管理理论、原则、方法、策略的指导。本文结合我们在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珠江三角洲区域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与实验研究》的感受,围绕基础教育信息化立足点由学校向区域的提升,作些深层思考,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和同仁 。
一、我国基础教育 信息化的现状与趋势
教育部于 2000年10月25至27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的主题是: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中国基础教育的第二次跨跃式发展! 会上还具体部署了教育信息化的两大战略措施:实施“校校通工程”和将 “信息技术教育”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这是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动员、誓师大会。
近五年来,我国 教育信息化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 各级教育决策管理部门对教育信息化的高度视, 硬件、软件、资源建设超常规发展,新型学习与教学模式的探索如雨后春笋,新一代教师和教育管理者迅速成长……;但与此同时,各种 矛盾和问题也逐渐产生和暴露出来:教育信息化的目标、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调整,投资和管理体制急待健全、改革和完善, 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培训应更加求实和不断深化,与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联系和协调发展必须加强……
作为教育信息化的研究者、参与者、推动者,我们既置身其中,又需要保持一种研究者的客观和清醒,这种角色和视野使我们获得的独特感受是:惊喜—兴奋—苦涩……前两个词好理解,苦涩感从何而来呢一方面,看到校长、教师乃至教育局长们是带着种种枷锁在跳教育改革之舞!很辛苦,很累;另一方面,看到大量 教育信息化的投资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益,不仅造成了令人痛心的浪费,而且助长了形式主义的不良风气…… 好在越来越多的教育决策、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已经对此有了越来越深刻的反思、共识和对策。
要想保证 教育信息化沿着科学的道路健康发展,必须始终牢牢地把握目标和方向。目前不少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学校领导,片面追求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中的“硬指标”,结果使教育信息化变成游离于现行教育教学过程之外的一种投资行为和硬件、设施建设,造成教育投资的低效和浪费。要想克服这种误区和短期行为,就必须在实际经验教训的反思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体系,科学地调整政策导向。
教育信息化是整个教育现代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最根本目标应能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现行教育系统进行全方位改造,从而大大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培养出能够适应数字化生存环境的新一代公民,并尽可能缩小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重点学校与基础薄弱学校之间的 “数字鸿沟”。这样的理念不仅应该成为教育系统的共识,而且必须转化为可操作、可检测的政策导向。
当前教育信息化新一轮竞争的序幕已经拉开。这场竞争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教育信息化的目标、评价体系和一系列“竞赛规则”。其中最突出的转变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从资金和硬件投入的竞争转向投资效益的竞争;
从教师做课件的个体行为提升为新一代优秀教师跨学校、跨学科共同创建教学网站和教学资源的群体行为;
从教师闭门设计教学提升为师生共同探索、创造新型学习模式;
从学校各自为政的封闭竞争转向以区域为基础的校际联盟。
这四个方面转变,进一步导致教育信息化投资、管理、师资培训乃至区域教育体制、机制的一系列相应变革。 实践表面, 变革的难点和关键,在于建立和完善以区域为基础的教育信息化投资、管理体制和机制。
二、基础教育信息化立足点由学校向区域的提升
在研究与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以学校为单位封闭、孤立地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体制,已经成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中越来越严重的桎梏。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和发展的立足点是学校。随着市场经济对教育的冲击,学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同一区域中的同类学校,更成为具有直接利益冲突的竞争对手。这虽然能刺激和调动学校竞争发展的积极性,但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十分严重的。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这种负面影响的危害更加突显出来。
传统学校管理,主要表现在对学校各种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这同以学校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基本是相适应的。而教育信息化不仅需要对物质资源和学科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更需要有对信息资源和网络管理技术人员的合理配置。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物质资源是不断消耗、不可以再生、复制的;信息资源不仅可以复制,而且只有在共建共享中才能带来最大的效益,网络管理技术人员如果以学校为基础配备,不仅没有专门的编制,而且按现行教育体制和政策也很难聘请到高水平的人才,这些显然与以学校为基础、激烈竞争的管理体制产生了根本性的冲突:目前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投资不断加大,学校办学成本越来越高,既缺乏资金和网络管理人才、更难以建立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 地区、学校之间互相攀比又互相封锁,设备、信息、人才资源不能共享,造成有限资金和资源的极大浪费…… 出路在于:必须改变以学校为单位孤立地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局面,提升决策、管理层次,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整体、协同发展。这已成为目前全国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重点和关键环节。
然而,真要实现这样的转变却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系统变革的过程。变革不仅要打破陈规,而且势必涉及到对现行利益格局的调整,变革要求人们超越各种习惯势力和熟悉的行为,因此存在风险,现行教育系统对变革的抵抗是不可避免的,领导者必须为组织的变化做好充分准备,尤其要对变革的阻力作出必要的预测和准备。变革需要时间与资源,变革者更需要学习、适应、调整与反思。学习是迎接挑战与变革的最挂选择,在这个意义上,领导、教师的创造性学习能力,是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变革的保障和关键。
在实践中,要顺利地完成这样的转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调整和完善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和评价体系,尤其要调整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各种形式主义的政策导向,缓解学校之间过于激烈的竞争压力,以教育信息化为纽带和桥梁,创造学校之间崭新的协同发展关系,尤其是信息资源、高水平网络管理技术人才资源共建共享的崭新关系,并创建相应的体制和机制。如区域教师活动中心,跨学校的数字化学生活动中心(电子阅览室)等。这不仅可以节省大量教育投资,而且有助于不同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和资源共享,创造出超越现行学校体制的新模式。
其次,必须理顺区域教育信息化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协调和开发利用各种政策资源。当前教育信息化所面临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在于各级管理与决策部门之间 存在多重领导、职责不清, 管理 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缺乏沟通与合作。 比如,基础教育行政、 教研、科研、电教、培训等部门对 教育信息化的 管理交叉混乱、 政策性的文件不一致、不协调 , 使基层和学校无所措手足。建议从中央到地方,理顺教育信息化的决策管理体制,防止政出多门。政策是“双刃剑”,既可以成为区域教育信息化中重要而宝贵的资源,也可以成为区域教育信息化各种混乱的根源。我们在调查和研究中发现,此问题并没有引起各级教育决策者、区域教育管理者和校长的重视,特别是基层的教育管理者,他们往往是被动的政策执行者角色,并没有意识到自身对区域教育信息化决策和政策的影响力量,没有充分而有效地利用政策资源 。为扭转这种被动局面,有必要对 从中央到地方制订的各种与教育信息化有关的政策性文件进行系统的梳理,并结合这几年的实践对政策进行检验和评价,尤其要协调那些相互冲突的政策性文件。同时还要推动体制创新,尤其要在市县级基层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决策管理过程中,整合基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研、科研、培训(含教师继续教育)和电教(电教站、教育信息中心)各部门的力量,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各种政策、体制、机制的整合。 第三,加强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系统规划与管理,提高整体绩效。 规划作为一个十分有效的宏观管理工具,应该引起区域教育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具有高投资、高风险的特点,一个区域的教育信息化投资数额很大,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对教育信息化的投资数量更加巨大。传统的教育投资理论已无法解决区域教育信息化所面临的一系列新的问题与挑战: 如何依据教育组织目标、结构和战略重点的新变化,确定符合实际的投资规模和比例在区域教育信息化投资总量给定的情况下,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 如何确保 区域教育信息化投资的稳定性与连续性,避免以应付评估为导向的短期投资决策行为等等, 这些都是当前区域教育信息化所实际面临的非常复杂而又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难题。只有 加强对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宏观、整体、系统规划与管理, 从学校各自为政的封闭竞争转向以区域为基础的校际联盟,才有可能从根本上 解决这些难题, 实现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提高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整体绩效。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