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研究性学习作为课程改革的一部分,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选题、教师的任务、学生的参与以及评价四个方面,探究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有效地进行研究性学习。
【关键词】 网络环境;研究性学习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学校教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全面实施,借助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研究性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部分,正在各学校的课堂内外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它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如何在网络资源下有效地进行研究性学习,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解决:选题是否合理;教师的任务是什么;学生的参与程度;怎样及时总结和正确评价等等。正确解决这些问题是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关键,也是使每位学习者得到充足发展的关键。
一、选题要科学
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学目标应着眼于激发、促进、辅助学生的学习,并以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目的,所以课题的选择十分重要——越有趣味性、越贴近学生生活和越新颖的课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越高。因此教师在选题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使选题既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有研究的实际价值,不要流于形式。
例如,青岛市要在浮山开通隧道,关于这个工程的可行性,市政府和舆论界已经探讨了很长时间。我校就坐落在浮山脚下,学生大部分是小区内的居民,隧道的开通与否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使他们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比较浓厚的研究兴趣,于是教师提出了“浮山开通隧道的可行性研究”的课题,指导学生就这个问题展开了经济、交通、环境、生态等多方面的探讨。这个研究课题集合了地理、生物、数学、工程学、经济学、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知识,是一个有关“可行性”的研究,结论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研究与分析最终形成,并不拘泥于唯一的答案,重在通过对问题的探究与分析,增加学生对自己所处生活环境的了解,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个理想的研究课题。
二、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导航作用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教师始终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协调者。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对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教师首先要充分备课。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行发展,教师应从知识、心理、信息技术等多方面充分备课,选择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协作学习和意义建构的研究课题,帮助和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种途径去寻找答案,使学生通过对这个课题的研究,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学会方法,还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并增强自信。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校进行的“我家的空气为什么清新”的研究性课题中,指导教师首先给学生演示“教师指导课件”,激起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兴趣,使学生明确“主要研究的问题”、“学习目标”、“主要任务及完成任务的途径”,这样才能保证学生顺利地进行问题探究。
2. 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和协作的作用。众所周知,网络的内容极其丰富,而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大大增强,师生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新的师生关系中,网络成为联系教师与学生的关键因素。但网络也有不利于学生的特点:一、网络资源丰富,但也有很多不健康、不科学的内容,可能会使学生堕入其中无法自拔;二、网络资源的信息内容大而泛,查找到的信息与要找的内容相关性小,学生很难一下子进入主题,容易产生迷茫;三、面对没有情感的机器,容易感到孤独或者形成对人际交往的障碍;四、网络上的东西都是虚拟的,容易给人造成不真实感。
面对开放的、虚幻的、信息量庞大而又存在安全隐患的网络世界,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很容易迷失其中,浪费大量的时间,却实现不了初始目标,徒劳无获。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迷航现象”。比如在“计算机发展史”的研究性课题中,指导教师最初让学生自己上网查询有关“美国计算机发展”的情况。学生自己根据搜索出的网址逐个浏览,发现大部分网站的内容泛而空,没有找到实际需要的内容。在搜索了大量的无效信息后,学生失去了耐心,转而去浏览其他引起其注意力的内容(聊天、收发邮件、玩游戏等)。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后,指导教师给出了几个相关的站点(如:
www.losn.com.cn/computer/index.htm、
http://nz.fsjy.net/information等)并引导学生一起进行搜索,使学生的搜索不再漫无边际,从而提高了探究的效率。所以,在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指导非常关键,它为学生的探究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3. 教师要把握好网络教学中的学生心理的变化。在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中,由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学习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相比,也有了根本的变化。学生本身的许多特点决定了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要求。学生的好奇心重、自制力相对弱、处在身心的发展期等特点也是网络教学设计者应该把握的问题。在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观察新理念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变化,重视对学生心理特征及发展规律的研究,并根据具体情况相应调整研究过程,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防止学生因盲目依赖虚幻的网络世界而产生心理障碍。
4. 教师还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所以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行动在学生的前面:教师不仅要在知识与心理两方面都备好课,还要提前上网搜索有关信息,扩大知识面,当好学生的导航者。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面对资源丰富的网络,教师首先要汲取出适合学生的“一桶水”,才能保证学生能从中获得“一碗水”。
所以,要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能,教师首先要定好自己的位置——既不能过多地介入学生的自主探究,也不能放手不管、任其发展。教师应该始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组织者、导引者、协作者和共同进步者。
三、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深度与广度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中心,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有序地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收集、评估、组织和分析相关信息,通过主动的探究形成自己的结论,通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使自身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本身的许多特质(比如性格气质等)往往或多或少地影响和制约着他们参与活动的深度与广度。下面就几个细节方面与大家探讨一下。
1. 分组的科学性。研究性学习一般以班级为单位分为几个小组进行探究。分组的科学性就成为影响研究性学习效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采取自由结合的方式,活跃、水平高的学生就成为组合的热门人选,而内向、网络知识较少(或其他原因)的学生则容易被遗忘,从而造成各小组起始水平的不平衡,并且影响到这部分弱势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利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例如,在我校早期进行的“学校的昨天、今天与明天”的研究课题中,我们采取的是学生自由分组的方式。结果,所分的几个小组虽然都完成了任务,但完成的效果却相差较大,这说明分组的科学性制约着参与者的发展。研究性学习希望实现每位参与者的最充分发展,这样明显的对比效果显然不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理想境界。在我校进行的“我家的空气为什么清新”研究性课题中,指导教师对“需要帮助的学生”和“天才学生”进行了如下“区别教学” 对需要帮助的学生,使之与“天才”学生同组,教师经常与其保持联系。对于“天才”学生,教师要安排他们在小组中承担组织协调和主要研究的任务。
这样的分组对帮助“弱势”学生充分发展有很大帮助,同时也可以发挥“优势”学生的特长,使整个小组的水平一起得到提高。所以,我认为在分组时应该将不同水平、不同特质的学生尽可能均匀地分配到各组中,而不是简单的随机分配或自愿组合,这样能够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不同水平的学生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 分工的合理性。学生在教师的统筹指导下根据组内成员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分工,分别负责完成一项工作。各项分工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的。比如,在前面提过的“浮山开通隧道的可行性研究”的课题中,学生们要从经济、交通、生态环境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调查,涉及到了地理、生物、数学、工程学、经济学、信息技术等学科,要每一位同学对每个问题都事必亲躬是不现实的,必须进行科学的分工:一、查询如果开通隧道对青岛市的交通和经济发展有哪些帮助;二、查阅报纸上关于这个问题的相关报道;三、调查浮山的地质特点是否适合开凿隧道;四、研究开通隧道对浮山的生态可能造成的影响;五、汇集整理各方面材料,形成文字材料并制作演示文稿。
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任务,通过调查分别了解到以下信息:一、由于浮山的阻隔,青岛市南北交通干道难以直达前海,造成东西向约5公里范围内的交通屏障;二、开通隧道可提高浮山新区的交通,缓解因东部迅速发展而产生的交通负荷;三、浮山的花岗岩质地坚硬细密,适宜开通隧道;采取“暗挖采石与通隧相结合”的方法理论上不会破坏生态,还可利用开采的石矿带来经济效益;四、“暗挖采石与通隧相结合”的方法可行性有待实践论证,等等。
小组成员把得到的信息进行了汇总,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并制成演示文稿进行展示。通过分工,学生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了团体协作精神,有效地提高了调查研究的效率。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通过与其他成员的合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所获得的信息量都超过了自己单独学习所得,知识、技能、情感等各方面都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所以说,合理的分工是圆满完成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必要保障。
四、充分运用评价功能
评价也是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进行评价,关系到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我认为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具体应从过程和效果两方面进行评价。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重点是学生在“研究性课程”中探究的整个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所起作用、合作能力,以及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信息素养等方面的提高。例如在开展主题研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地收集信息并进行整理、组织和分析,教师的指导这时就是一种隐性的过程评价。它指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引导和激励学生在研究的领域中不断探索。它关注的是学习探究的方法和途径,强调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归纳和整理材料,学会处理反馈信息,注重研究过程。课题研究完成后,以评审答辩的形式进行总结,是研究性学习的效果评价。效果评价关注学生演示文稿或网站的制作与演示效果,强调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以及对自己探究结果的自我评价。通过过程评价和效果评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发展了创新思维,提高了信息素养,获取了知识,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研究性学习的效能。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在教师的组织、导引和帮助下,以学生为活动主体,在充满趣味性、生活性的情景里运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探究,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并形成自己的创造性的探究结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合理的选题是进行探究的前提;教师的组织、导航和帮助是完成探究任务的保障;学生的广泛深入参与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多角度丰富的评价是促进学习过程顺利进行的动力;学生的创新思维与信息素养的提高是进行研究性学习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我们在研究性学习道路上应该继续探索,不断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能,让每一位参与者都得到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