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的基础教育,将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发展作为宗旨,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最终目的。历史教学由于它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功能,在基础教育中地位突出,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加速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运用综合渗透、主动参与的方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
一、新教学模式的成因及定义
当今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活动与过程发生了深刻变化,逐渐侧重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是以教员和教案为核心,学习者只有接受的余地,而无选择的余地,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既不能保证教学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心理学研究证明,高中生的形式逻辑思维已趋于基本成熟,辩证逻辑思维开始占优势,抽象思维能力已达到极高水平,他们完全可以抛开客体的具体形象,借助于概念进行抽象的概括、分析、综合、推理,学习者兴趣发生变化。就高中历史学习而言,学习者对历史人物的形象和历史过程不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对历史的内在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对历史客体本来面貌的重构及被认识的历史客体的意义、性质和对它们的价值评价。
在研究现代教育理论基础上,一些著名专家学者认为当今教学模式应该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的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它包括教师角色、学生地位、教学过程、媒体作用的转变,强调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及心理学的指导和教育技术的运用。”因此,在今天信息丰富环境中(information-rich environment),历史学科的教育过程,无论在内容上、时间上、空间上还是学习方法上,都应以学习者为核心,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二、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新尝试
1、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借助声、光、电等媒介物使教育知识信息的传输和接受更直接、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更美化,利用多种教学媒体的合理选择、合理配置、合理组合,进行一种跨时空的优化教学,它具有(1)多重感官剌激。(2)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3)信息传输质量高,应用范围广等特点。
高中历史教学,从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主体意识渗透、创造性思维的激活,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多方面出发,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历史课堂教学的特点体现在:(1)教师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控制教学过程。(2)教学环境是多媒体计算机及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反映教学策略的教学软件。(3)教学信息按超文本(非线性)组织,符合人类的联想记忆方式。(4)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调整知识结构。(5)以CD-ROM贮存教学信息,信息量大,在实际操作中还注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知识结构的优化设计,注意学习者特性分析、媒体选择和教学评价的渗透。以高一世界历史“美国的霸权政策”一课为例,操作步骤(1)教学全方位的精心设计(包括:目标、内容、对象、策略、评价)。(2)采编信息处理材料(包括:图片、文字、音像)。(3)撰写角本,制作课件,课件要求,画面简明、清晰、资料丰富,音像、文字感觉、视觉结合,符合高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性,讲究设疑、质疑,激发学习者求知欲望。课件形式可以是CAI课件,也可以制成网页。
历史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关键,教师为主导,引导学习者在贯穿历史线索、历史知识的重要问题中,结合音像、文字材料的查阅思考,得出结论。学习了本课后,学习者认识到二战后美国利用其经济、政治、军事上的优势,实施霸权政策,导致世界政局的长期不稳定,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形成及影响有了正确的理解,达到了高中历史教育的目的。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也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演示型教学,对于初步尝试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而言有一定的可行性,同时,课件也可以向交互型过渡,只要加上交互图标、交互设计,采用问答对话,菜单交互,图形化界面即可。
2、网络环境下的历史自主学习模式。
历史学科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在德育、智育和美育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它的综合性特点所提供的广阔空间具有对学生健全发展的多方面教育价值,体现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计算机与其他媒体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的交互性,计算机网络环境将语音、图像、视频、动画等模拟信息进行处理后转换成数字信号,形成一种全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给教学信息学习者,通过计算机交互界面完成一系列人机交互操作。
学习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参与教学的意识,使之拥有自主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它也强调了教材的基本性和结构性,重视教材的横向联系、纵向发展的延续性及古今中外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并强调教育的平等化和个性化,研究学习者的个性差异,发展个体的特长,使学生群体呈现出丰富的统一,为各种人才的成长打好基础,提供条件。同时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进行测评,并得到反馈。在实际操作中,将集体教学、小组协作及个别化教学溶为一体,做到师生、生生间的平等“协商”。如:高二学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师生共同搜集文字、音像、图片资料,其中包括《毛泽东选集》、“中共八大的正确决议”、“改革开放二十年瞩目成就”等。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材料以多媒体信息方式呈现,以超文本的方式组织、存放在网络WEB服务器上,并通过服务器WEB呈现教学内容,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上的网络电话讲授或接受询问,使学生的浏览学习达到同步,结合问题探究完成:设疑——质疑——答疑几个环节,同时及时了解反馈信息,再作解释应答,并通过网络上的电子布告系统(BBS)在教师监控下,学习者自由参加讨论和发言。通过知识迁移,发散思维,正确认识建国后我国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明确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历史意义,通过中国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强大生命力思想,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高三中国古代史《秦汉》单元复习时,学习者利用课件《秦汉》在网络WEB服务器帮助下,进行个别学习或小组讨论,掌握知识结构、评价历史事件、人物、总结历史阶段特征、探究重大历史问题,达到了高考大纲的目标要求。媒体的设计和使用真正做到了让每个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合适的方式进行探索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加速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是教学手段的改革,也促进了教学观念、教学形式、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的改革,更促进了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改革。以上两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更多的激发学习者的历史思维,培养历史事件分析、综合、评述能力及历史材料处理解析、论证能力,史论结合透过现象看本质,阐述历史发展规律,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它是信息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