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参加了马鞍山市“1+4”互惠教育研究共同体在当涂二中组织的一次教研活动,具体内容为两堂公开课及之后的语文教学专家及教育专家点评。
两堂公开课分别是马鞍山二十二中蒋老师的《寡人之于国也》和当涂二中姚老师的《天上谣》和《踏莎行》。马鞍山二十二中正在探究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因此,蒋老师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为我们展示了这篇课文的教学。毋庸置疑,老师课前花了很多功夫:制作了两个微课,设计了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并将学生完成的任务单收上来批改,然后制作成图表来反馈学生们的作业情况,除了这些,教师还要为自己这堂课精心制作一个课件。
这么多的工作,我不知道蒋老师用了多少时间,如果是我,大概需要三天到五天的时间。因为翻转课堂意味着以学定教,只有等学生的学习清单设计好后给学生做,学生做完之后老师批改并制作图表反馈,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目标和课件。两个班的作业,需要一天的课余时间才能完成批阅,制作课件至少要酝酿一天,然后制作又需要一两天的时间。如果每堂课都用翻转课堂,教师们每天还有时间吃饭和睡觉吗?
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如何呢?蒋老师的基本素养卓越,课堂语言干净利落,教态自然,有名师风范。可是就今天的这堂翻转课堂来说,我却不敢恭维。
因为虽然翻转课堂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可是很难发现课堂上学生有说的欲望,很难看到学生有被“启思激趣”的时候,课堂上学生没有生气,很多教师听到后来都在玩手机甚至还有两个教师在睡觉。而且后来在评课环节,我们才知道这些学生已经学习了《寡人之于国也》,可是学生们的表现确实有负那些时间。课快上完的时候,教师总结并让学生齐读课文,可是大部分学生仍把“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中的“衣”读成第一声,而且老师也没有订正,这不禁令人深思。
另外学生课前要花多少时间自学呢?看完老师的两个微课,需要大概20分钟;完成自主任务清单,需要半个小时左右;互改互评需要大概20分钟;做这些之前学生要将课文至少试读2遍,约需15分钟。课前学生总共得花去一个半小时左右,这是给学生“减负”还是“增负”呢?
学生自主学习任务清单上,我一眼就发现了一个错误被重复了两次,因为老师课前要花的功夫太多了,所以难免出现疏漏,可是到课上完的时候,老师没有提出来,学生也没有提出来。这堂课至少让我感觉到,在学生基本素养不是很好的学校,翻转课堂对于学生和教师都非常勉强,甚至会弄巧成拙。
姚老师的课上得传统、家常,老师老老实实地上课,落实基础,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欣赏诗歌由读开始,然后在想象中走进诗歌,再走出来理解鉴赏学习。课堂变得生动,学生变得能说爱说。在老师的耐心引导下,循序渐进,我们看到了学生在一堂课上有感知、有发现、有鉴赏、有趣味、有收获。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流畅而融洽,这是一堂高效的传统课堂,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课堂更能训练教师和学生。
精心设计制作的课堂,步步为营,但未必能“营”到学生的心里去,环环相扣,但未必能扣住学生的兴趣点和盲点;而原生态的课堂,更能看到人的成长和思维的灵动性。
“这次活动是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互怼”,虽说是评课教师的玩笑,但新旧之间确实存在着鲜明的对比,各具优势。年轻教师可能更喜欢新模式,可是事实上语文课的翻转课堂却总是“遇冷”,这是由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灵活性决定的,“教无定法”更无定式。
无论是什么样的课堂,只要不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求索精神,就是值得肯定的课堂。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