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思先行嘉宾】:傅兵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07年,被誉为中国近现代园艺与园林职业教育的发祥地。学校是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和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同时也是教育部与农业部首批全国100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综合实力位列全国同类学校第一方阵。
学校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涉农高校办学使命的要求,努力培养适应“绿色化、智能化、信息化”的乡村振兴新人才,建设全业务互联互通、全要素数据共享、全方位立德树人的“新育人、新治理、新农服、新安全”的智慧校园,打造“智能便捷、乐学善教、透明高效、人人成才”的智慧教育新生态。
(1)对标话题:“十三五”期间,贵校信息化工作取得了哪些显著成绩?请您结合《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谈谈贵校有哪些先行经验,以及还有哪些需要亟待加强的工作?
“十三五”期间,学校紧紧围绕“努力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驱动学校工作流程再造、模式变革和治理重塑,实现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师生信息素养的显著提升、学校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的目标和要求,着力打造全体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三全四新”智慧校园。
第一,互联感知,安全可信,彰显绿色智慧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夯实六化硬件基础。以网络安全为核心,实施校园网络全光化、数据中心多云化、教学环境智能化、校园生活便捷化、能源管控数据化,实现5G网络校区全覆盖。
二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服务“六个一”。以一站一厅一中心建设为抓手,集成24个系统、上线202条流程,扎实推进信息化“为师生办实事”。
第二,融入5G,运用AI,助推三教改革
一是全员提升信息化教学素养。启动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全员推广全时域、全空域、全受众的智能教学。自2015年来,获全国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根据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我校居全国高职院校第六位,江苏省第一。在2021年江苏省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一等奖5个,并列全省高职第一。
二是着力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启动校级开放课程建设,建成4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4门省级在线课程,40门省助力乡村振兴在线开放课程;开发虚拟仿真实训项目11个,总计教学资源9.9万个。
三是全程推广智慧化教学模式。学校利用5G+VR,广泛开展基于5G环境下高清直播异地双师互动教学和VR沉浸式虚拟仿真实训。通过虚实结合、数字孪生,师生团队代表中国设计建造的“中国华园”获世园会金奖,学校获突出贡献奖。
截至目前,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覆盖率达100%,本学期课程访问量总数5586万次、学习时长114万小时。此外,学校还与科大讯飞合作探索AI技术改造校本教学资源平台,通过分析课堂教学数据,根据学情智能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人机双师因材施教。
第三,数据赋能,融合创新,推进精准治理
一是完善师生发展服务体系。全方位推广智能校园应用,带给师生智能便捷的生活体验。
二是打造内控闭环管理体系。信息化赋能制度建设,建成网上运转、预算控制、审批钳制、过程可溯、信息透明的内控闭环信息化平台。
三是建立数据动态诊改体系。开展教育教学全过程数据实时采集工作,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五纵五横”校情数据分析决策平台,为师生精准画像、能力建模、多元评价和智能预警,赋能人人成才。
多年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获得了业界的肯定和认可,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标《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以及《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2020版》,目前学校信息化建设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顶层设计需进一步细化;二是教学数字化资源的专业整合需进一步深化;三是治理能力信息化的建设合力需进一步强化;四是干部和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全面提升需进一步优化。
(2)对表话题:目前,贵校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制定的进展如何?在“十四五”期间贵校信息化将在哪些方面进行重点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制定工作,把信息化规划作为10个专项规划之一。自2020年启动以来,通过召开二级学院、部门、师生代表座谈调研会,职教研究专家、行业企业专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相关专家等校外专家规划论证会,开门求谏、广纳贤言,对规划进行多轮修改与完善,现已定稿,并通过教代会审议。
“十四五”期间,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将进一步落实国家、省有关教育信息化战略部署,围绕学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建设需求,按照“立德树人、服务全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融合创新、引领发展”的原则,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深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管理服务中的应用,推动教与学的深刻变革,推动学校管理方式与治理结构的重大转变,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助力学校教育供给模式变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重点建设:
01
贯彻新思路
成立学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基于数字思维模式,对全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统一研究、决策,协调组织各部门、各二级学院的工作开展,定期部署创建工作的重大事项和任务。完善政策配套,确保规划真正落地实施。
02
整合新平台
进一步推动行政事务数字化,支持全流程、全业务线上办理,普及线上协同办公、移动办公等新形式。深化教育督导信息化,实现大数据支持下的实时监测和精准评估。利用一体化服务平台,深入推动校务服务全程网上受理、网上办理和网上反馈,实现全业务一网通办。探索利用智能技术开发自动化办事应用,创新管理服务模式。
03
推广新应用
普及新技术条件下的混合式、合作式、体验式、探究式等教学,探索新型教学方式。持续推动“新课堂”应用,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开发基于大数据的智能诊断、资源推送和学习辅导等应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助教、智能学伴等教学应用,实现“人机共教、人机共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04
运用新评价
创新信息化评价工具,全面记录学生学习实践经历,客观分析学生能力,支撑全过程纵向评价和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推动学生数字档案在评价中的应用,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学生评价模式。探索试行规模化在线考试、无纸化考试。
(3)先行话题:请谈一谈贵校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教学的全要素、过程链、价值链的全面链接,打通传统教育痛点、难点和堵点,为教育发展开辟新空间方面的思考与实践?
为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全过程,提升治理水平和管理效能,学校不断创新教学、评价、研训和管理等应用,实现向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转型,形成农信结合、开放共享的“智慧苏农”模式,助推农业高职教育服务供给模式升级。
01
深化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
重点围绕专业对接新业态岗位、智能化生产、智慧化管理、数据化应用、数字化技能,全面升级课程体系,在全校范围增设《人工智能》公共课程。以8个校级专业群资源库、100门校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载体,打造智慧农业、风景园林、环境工程等虚拟仿真中心,全面提升学校数字化资源建设水平。
02
推进教学管理智能化改造
以入选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为契机,整合打造基于“一张网”理念的教务系统、课程平台、顶岗实习平台、学生技能达标系统等数据互通的智慧教务管理,构建了基于教学目标达成管理、教学过程数据自动采集、教学效果智能评价的线上教学流程,完善了学生学业预警机制。
03
加快“课堂质量革命”系统化推进
推进《课堂质量革命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实施基于信息化能力为基础的教学能力提升工程、教学创新团队培育工程、智慧教学环境优化工程,全面推进“三教改革”,整体提高学校教学能力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打造新时代内涵式发展的“质量苏农”品牌。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