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20多年,高校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并在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及未来“十四五”规划过程中,特别是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对高教信息化提出了新挑战。
高校信息化应用公众号推出由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独家冠名的《教育信息化智思考》专栏,栏目关注高校信息化的真实应用和最新进展,将第一线需求与新技术、新产品、新解决方案进行精准匹配,让“互联网+”真正成为大学现代化与未来教育革命的智慧引擎。
魏楚元
北京建筑大学网络信息管理服务中心主任
当下,全国高校正在按照中央部署和要求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作为高校信息化工作者,我们始终不能忘记“初心”和“使命”,要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发展需要和师生热切期盼,奋力提高信息化发展水平,努力提升师生对信息化的获得感、满足感。
同时,致力于打通以信息化推进服务师生“最后一公里”,运用互联网思维深化“接诉即办”的工作机制,让信息化更好地服务师生需求,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重要的支撑与保障。
学校信息化建设成效与发展目标
在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或年度计划时,不能忽略的是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或绩效。信息化建设不是目的,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
纵观全国高校,学校办学定位、层次不尽相同,但各所大学事业改革发展的目标都是促进学校上层次、上水平。有的大学办学定位和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有的是建设国内一流大学;有的是建设省属一流大学。不管什么样的层次和目标,大学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和人才培养,大学办学过程就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过程。
因此,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很重要,定位也很重要,必须为学校事业改革发展的目标服务,必须与学校事业改革发展的目标相适应。缺乏目标或者目标不明确的信息化建设,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
信息化建设的规划、计划、项目设计、目标应该全面支撑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管理服务、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国际化等各个方面的事业发展,体现出信息化对学校事业发展重要的全面支撑甚至引领作用。这也正是高校信息化工作者的使命。
IT治理体系与学校事业发展相适应
学校IT治理是学校关于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制度、战略、规划、实施、绩效评价等一系列决策机制与保障机制的顶层设计与安排。
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很多学校存在对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信息化发展意识不强、信息化氛围不浓厚、缺乏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缺乏推动力等问题,很多管理干部认为信息化是信息中心(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事,信息化与其他部门难以融合等问题一度困扰着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者。
问题的根本在于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导致信息化统筹协调力度不足,信息化建设过程不顺畅,最终产生的成效不理想。
因此,高校信息化建设需要IT治理体系的设计。建立与学校事业发展相适应的IT治理体系,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和安排,促使学校信息化建设规范有序地开展和推进。
IT治理体系要明确建立流程治理、数据治理、网络安全治理的权责担当与合作框架机制,形成信息办、信息技术中心与全校各单位责、权、利分配机制良好的合作框架,解决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形成良性的信息化建设生态。
以需求驱动做好服务
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者,我们容易单向思维,很少逆向思维,容易将效果不理想、不明显归咎于“机制不顺、配合不够、重视不足”等主客观原因。我们有时需要反过来思考一个问题:持续多年的信息化建设之路,师生对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应用”效果满意吗?满意度测评结果如何?
全体师生对学校管理与服务信息化的满意度,是学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人员的工作宗旨。信息化建设面临着两个群体的考核与评价:一是全体师生;二是学校党委和行政等管理层。学校师生对信息化的满意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IT部门供给的信息化内容和信息化服务。
高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人员要深入学习领会“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之一是以用户为中心,用户体验为王。我们一定要多问问师生需求在哪里,而不是IT部门推出什么产品师生就得接受什么产品。师生对信息化的诉求很朴实,对实用性、易用性、体验感要求很高,希望能避免重复填表、希望能有智能化体验、希望能一网通办等。
我们每推出一个信息化产品,除了在建设之前征求一线师生的意见和想法,更应树立“产品思维”,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以设计易用的产品为导向,投入使用后问问师生用户体验感怎么样,思考如何收集用户反馈评价,如何改进产品。
因此,高校IT部门的供给不能是“霸王餐”,而应该是“自助餐”,师生需要一定的选择性。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