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周济:鼓励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
2005-12-09    

字体大小:

更多信息请到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题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

  ·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摆在教育战线面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根本途径

  ·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目标是,积极推动高校毕业生充分、广泛就业,保持就业率水平基本稳定,争取实现就业人数稳定增长,到西部、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人数明显增加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12月8日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在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把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作为2006年乃至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和核心工作。各地、各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做好“到基层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这篇大文章。

  会议总结了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成绩,分析了2006年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需要解决的重点同题。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主持会议,人事部副部长侯建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杨岳在会上分别介绍了本部门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所采取的政策举措。

  周济指出,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有338万人,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个方面的艰苦努力,截至9月1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2.6%,实现就业人数245万,比去年同期增加41万人。毕业生离校后,各地各高校继续以各种方式提供多种后续就业服务。毕业生心态稳定,校园秩序良好,一些重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整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良好,基本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就业工作目标。

  周济强调,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更加艰巨,对此要有清醒认识。从高校毕业生规模来看,总量大、增幅高是突出特点.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与此同时,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长期积累的困难和问题,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地方和高校对就业工作的重视不够,工作不到位,机制不健全;一些地方限制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性、体制性障碍还没有完全破除。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必须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模式,创新工作机制,努力开辟毕业生就业的新空间和大渠道。

  周济强调今年6月29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推进这项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是一篇大文章,做好这篇大文章就要讲透这样的道理;基层是有志青年奋斗成才的必由之路,是高校毕业生了解国情、磨炼意志、砥砺品格、增进同劳动人民感情的生动课堂,是高校毕业生经受锻炼、发挥才智、成就事业的广阔舞台。是有志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基层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是吸纳就业的重大空间。从广大农村、城市街道社区、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到非公有制组织、中小企业、艰苦行业和艰苦岗位,基层空间广阔、潜力巨大。不仅地方院校、高职院校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大学也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毕业生将成为社会普通劳动者,基层必然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最重要的空间。这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破解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途径。引导大学生去基层,不是一时之需,不是权宜之计。国家的政策和制度设计克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毕业生自愿选择,来去自由。通过各方面的不懈努力,我们定能把时代的召唤和国家的要求.变成广大青年人的自觉行动,引导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投身基层、尽快成才。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面对新形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也要不断创新;从工作思路,到工作模式、工作机制。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中央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站在历史和全局的战略高度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开创意义的伟大工程。做好这项工作是教育战线的光荣使命,就业工作系统责无旁贷。高等学校更是任重道远。让我们广泛动员起来,抓紧制定并落实各项政策,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务实的精神。共同谱写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宏伟篇章。

2005年就业工作亮点

  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有338万人,初次就业率达到72.6%,实现就业人数245万。

  亮点1:中央高度重视 系统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几年来,国务院每年召开专门会议、发出专门文件,进行系统部署。中央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今年,组织部门在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方面连续发出多个文件,明确分工、明确要求、明确责任。人事部门在做好毕业生接收工作、建立就业见习制度、完善人事代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劳动保障部门积极开展创业指导、创业培训、维护毕业生权益等工作。共青团系统积极组织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发展改革、财政、公安、民政、工商、银行等部门也按照职责分工,多种形式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亮点2:各地各部门协同作战 积极促进毕业生就业和创业

  全国30个省份、270多个地市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协调机制,辽宁、安徽、山东等地还建立了省、地、县三级领导小组联动机制。辽宁等地建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市场。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4个1000”工程,上海市建立了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专项基金等。天津市在全国率先建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维权领导小组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担保中心,吉林、重庆等地把就业有困难的贫困毕业生纳入了救助体系。

  亮点3:各高校一把手负总责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各高校普遍实施了“一把手工程”,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使毕业生就业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

  首先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逐渐成为共识。其次,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做得更细致、更周到、更科学。此外,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改革取得重要进展,高职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上升。

  亮点4:确立毕业生就业制度 在制度改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是确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即“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二是建立了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和工作机制。三是初步形成了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框架体系,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四是初步建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体系,高校就业指导基本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

  亮点5:面向基层就业成为风气 更多毕业生投身基层

  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共同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两年多来,全国共有4万多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响应号召,加入志愿服务西部基层的行列。据初步调查,在服务期满的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中,累计已有超过2000人选择或意向选择留在服务地长期工作。(记者 刘宁 姜乃强 汪瑞林)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周济勉励高教出版社加快发展走向世界
· 周济: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培养质量
· 周济:义务教育学校不得收取“赞助费”
· 周济:情系教育 办好教育
· 周济:日前媒体公布的"985工程"名单有误
· 周济:以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发展
· 周济:加强督导工作 保障教育改革发展
· 周济会见新西兰教育部长
· 周济:一流科技园是一流大学的标志
· 周济会见四国教育部长及世界粮农组织官员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