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消息: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雷恩博士近日访问上海交大,并作学术演讲。
法国著名科学家、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法兰西科学院院士让·玛利·雷恩(Jean-Marie Lehn)教授1939年9月30日出生于法国阿尔萨斯。1957年起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主修化学,1963年获该校理博士学位,随后雷恩博士赴美国哈佛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并同时担任斯特拉斯堡大学助理教授。1970年被聘为斯特拉斯堡的路易-巴斯特大学化学教授,1979年至今在巴黎法国学院担任教授。同时雷恩博士还分别担任哈佛大学、苏黎世联邦技术学院、剑桥大学、巴塞罗那大学和法兰克福大学的客座教授。
雷恩教授最初在物理化学及有机化学方面都颇有建树,后转向研究分子内部的相互作用,是最早的创建分子化学家之一。1987年雷恩博士因在超分子组装方面的一系列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与另两位美国科学家Donald John Cram和Charles John Pedersen同获诺贝尔化学奖。雷恩教授曾获法国教育骑士勋章、法国国家功勋勋章和法国最高荣誉骑士勋章,同时也是美国、荷兰等国科学院或艺术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今天(10月31日)早上雷恩博士从杭州一路赶往上海,在周庄稍作停顿,下午5:00雷恩博士的车子一驶进上海交通大学大门,便直奔报告会会场--包兆龙图书馆演讲厅。雷恩博士来不及休息和用餐,不顾长途远行的疲劳,5:30在交大师生的热烈掌声下准时登上演讲台。据悉,这次雷恩博士报告会是上海交通大学和法国驻华使馆文化科技合作处联合主办,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圣坤、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宗光教授、法国驻沪领事馆领事、上海交大师生、上海市科协的会员、在沪的部分法国企业家,以及其他高校的师生代表5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从物质到生命:化学?!》是雷恩博士在交大演讲的主题。"不论是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质,还是各种生命有机体和物体,都是由分子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有机组成。化学提供了一座桥梁,用以连接无生命物质分子和组成生命体的高度复杂的分子结构和系统",在他看来宇宙间的万物都与化学有"缘"。不仅如此,他对化学中的一个分支--分子化学给予高度评价:"是分子化学进一步发展了一套非常有用的方法来构造更为复杂的分子,而超分子化学则力图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来控制分子集群的形成,新的奇迹就由此而发生,新的物质形态就由此被解密"。非常专业的术语,却如此耐人寻味地被解读,与其说这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是在作深奥而又精彩的学术演讲,倒不如说是在作高层次的、在整个化学层面上的科普报告,同时又是一堂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富于哲理启发的专业课。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雷恩博士以非常敏锐的学术思想和见解告诉人们,一旦化学与信息学结合其作用更为显要。正如他所说"经过设计的一代有机结构需要并且可以用某种分子编程来处理分子一级的信息,这样就把化学与信息学自然地连接了起来。其意义在于,化学领域研究的是宇宙间所有可能的分子和超分子物种,那些在自然界实际存在的物种只不过代表了某个可能的世界,而其它的物种则有待创造",于是他预言这些论点将会在不久的研究实例中得到验证。
在这场一个多小时的报告中他似乎想告诉人们,从物质到生命是离不开化学的,而化学也是可以依托现代信息学得到升华的。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化学研究工作的大科学家他从心底里热爱化学,并始终认为"化学"魅力无穷!
最后,在他演讲结束时,他十分希望与交大的年轻教授和研究生们在相关学术领域继续进行对话,并决定第二天早上继续与师生们进行交流与探讨,并为交大师生作第二个专业性更强的学术演讲,演讲的题目为《超分子活性与传输过程》。第二天早上,上海交大校长谢绳武教授与雷恩教授亲切会面,并进行了友好交谈。
蒋宏2001.10.31
解析"从物质到生命:化学?!"--1987年法国著名科学家、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法兰西科学院院士让·玛利·雷恩(Jean-Marie Lehn)教授1939年9月30日出生于法国阿尔萨斯。1957年起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主修化学,1963年获该校理博士学位,随后雷恩博士赴美国哈佛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并同时担任斯特拉斯堡大学助理教授。1970年被聘为斯特拉斯堡的路易-巴斯特大学化学教授,1979年至今在巴黎法国学院担任教授。同时雷恩博士还分别担任哈佛大学、苏黎世联邦技术学院、剑桥大学、巴塞罗那大学和法兰克福大学的客座教授。
雷恩教授最初在物理化学及有机化学方面都颇有建树,后转向研究分子内部的相互作用,是最早的创建分子化学家之一。1987年雷恩博士因在超分子组装方面的一系列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与另两位美国科学家Donald John Cram和Charles John Pedersen同获诺贝尔化学奖。雷恩教授曾获法国教育骑士勋章、法国国家功勋勋章和法国最高荣誉骑士勋章,同时也是美国、荷兰等国科学院或艺术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今天(10月31日)早上雷恩博士从杭州一路赶往上海,在周庄稍作停顿,下午5:00雷恩博士的车子一驶进上海交通大学大门,便直奔报告会会场--包兆龙图书馆演讲厅。雷恩博士来不及休息和用餐,不顾长途远行的疲劳,5:30在交大师生的热烈掌声下准时登上演讲台。据悉,这次雷恩博士报告会是上海交通大学和法国驻华使馆文化科技合作处联合主办,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圣坤、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宗光教授、法国驻沪领事馆领事、上海交大师生、上海市科协的会员、在沪的部分法国企业家,以及其他高校的师生代表5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从物质到生命:化学?!》是雷恩博士在交大演讲的主题。"不论是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质,还是各种生命有机体和物体,都是由分子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有机组成。化学提供了一座桥梁,用以连接无生命物质分子和组成生命体的高度复杂的分子结构和系统",在他看来宇宙间的万物都与化学有"缘"。不仅如此,他对化学中的一个分支--分子化学给予高度评价:"是分子化学进一步发展了一套非常有用的方法来构造更为复杂的分子,而超分子化学则力图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来控制分子集群的形成,新的奇迹就由此而发生,新的物质形态就由此被解密"。非常专业的术语,却如此耐人寻味地被解读,与其说这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是在作深奥而又精彩的学术演讲,倒不如说是在作高层次的、在整个化学层面上的科普报告,同时又是一堂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富于哲理启发的专业课。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雷恩博士以非常敏锐的学术思想和见解告诉人们,一旦化学与信息学结合其作用更为显要。正如他所说"经过设计的一代有机结构需要并且可以用某种分子编程来处理分子一级的信息,这样就把化学与信息学自然地连接了起来。其意义在于,化学领域研究的是宇宙间所有可能的分子和超分子物种,那些在自然界实际存在的物种只不过代表了某个可能的世界,而其它的物种则有待创造",于是他预言这些论点将会在不久的研究实例中得到验证。
在这场一个多小时的报告中他似乎想告诉人们,从物质到生命是离不开化学的,而化学也是可以依托现代信息学得到升华的。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化学研究工作的大科学家他从心底里热爱化学,并始终认为"化学"魅力无穷!
最后,在他演讲结束时,他十分希望与交大的年轻教授和研究生们在相关学术领域继续进行对话,并决定第二天早上继续与师生们进行交流与探讨,并为交大师生作第二个专业性更强的学术演讲,演讲的题目为《超分子活性与传输过程》。第二天早上,上海交大校长谢绳武教授与雷恩教授亲切会面,并进行了友好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