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MBA是培养CTO的。”上海交通大学的一位MBA学员这样告诉记者。在上海交大,“技术MBA”作为一个独立项目,与MBA并列。与普通MBA不同,它要求学员是来自技术型企业中的技术人员、项目管理人员、研发(R&D)部门,或具有理工学科背景。技术MBA的出现,也在CEO之后为我们带来了另一个新名词———CTO(Chief Technical Officer)。
技术MBA是上海交大今年新开设的。交大安泰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王方华教授介绍说,开设技术MBA项目有几个原因:其一,作为最接近市场的学位,MBA发展的惟一标准就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已经由传统产业向新经济转变,生产模式也从原来的“机器+手工”转换为“计算机+自动化”。随着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技术管理在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与战略管理、营销管理、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并列为企业的六大职能管理,一些企业中已出现CTO职位。王院长表示,CTO一般都是技术人员出身,这个职位的出现意味着,技术人员如果没有管理知识,职业发展的道路就相对比较狭窄。
另一个原因与上海的战略发展相关。上海近几年产业结构大调整,电信、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比重逐渐加大,传统产业管理知识已经很难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得到运用。企业需要大量既有专业经验,又有管理知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而在上海,交大的理工科支撑最强大。
上海交大把培养目标锁定为培养适应未来竞争的高新技术创业者、CTO以及高级技术管理人才。安泰管理学院先在MBA选修课中开设了“高新技术开发与管理”方向,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整合课程,为学员提供了一个更具挑战性的教育项目──技术MBA。
从项目的构思、筹划到上马,交大的步子迈得并不快。王院长告诉记者,当时他们面临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就是按传统习惯,将课程设置为“技术+管理”,交大拥有一流的技术教授和管理教授,项目很容易上马,当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两张皮,技术是技术,管理是管理”。交大选择了另一种做法,将技术和管理糅合在一起,开设“高新技术产品开发”、“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等既有技术含量又融入管理知识的课程。王院长说,这条路比较难走,但培养的人才却实打实地能适应将来的激烈竞争。交大目前引入的是麻省理工学院等国外名校的课程,并召集了一批有工科背景的留学博士来共同运作这一项目。同时他们还与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聘请优秀教师讲课,与企业高级技术主管开展广泛的教学实践合作,加强与世界著名院校和跨国公司的交流。
王方华教授说,现在社会发展很快,每天都有大量的IT、生物工程技术项目上马,如果我们老是被动地应付“紧缺人才工程”,那说明我们的教育是滞后的。未来两年,上海需要更多的优秀技术管理人才,交大的MBA要走在变化的前面,抢时间,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