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周,一间能容纳百人的教室,只有稀稀拉拉十几名学生。这是笔者在几所高校大四课堂见到的场景。
小周就读于本市一所名牌大学,上学期几乎没在学校露过脸,签到册上一片空白。他逃课数月,在一家广告公司当业务员,朝八晚五,与其他员工一样领取薪金。小周并不以逃课为耻:“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学生的实践经验,而学校很少提供我们这样的机会。我只能自己来解决。”
小周的学习成绩差强人意,上学期被“关”了两门。问及新学期打算,他不假思索地告诉笔者,一如既往继续工作,当然不会让公司知道自己是逃课来上班的。“也许,今后就留在这家公司了。”
这家广告公司对小周“前景看好”。据称,今年6月,公司将和他签三年合同。而小周每次考试前,公司会给他一个星期的复习假期。
某传媒公司龚经理说,平时公司会邀请实习过、表现好的学生做兼职,同时看他们的成绩单和课程表,尽量将工作安排在学生没课的时间。龚经理坦言,有时候学生确实会逃课,他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相比之下,上海的学生没这么多顾虑。女生小陈的想法很简单:“我只是不满足于大学狭窄的生活圈子,想多接触人,丰富生活。”她做过各种各样的兼职:成人口语家教、传媒代表、公司文案、业余模特……“我一般不逃课,但当课时与工作时间冲突时,难免会缺课。”
大四学生频频逃课,是否本末倒置?复旦大学的马允胜老师认为:学校为大四学生设置的课程,本身就偏重运用,在学分修满的基础上,学生完全可以根据今后的发展进行取舍,逃课打工实在没必要。马老师说,这几年,学生逃课打工现象年甚一年,不少大二、大三学生就开始将注意力从学习转移到打工、实习上,为工作做好准备。
而黄瑚老师的观点是:大四是学生在校进行学术研究的最好机会,如果用于社会实践,实在可惜。学生的做法也可以理解,因为让学生花一个学期的时间在校写论文,放弃找工作,显然不现实。他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在于用人单位。很多单位没有认真考虑学生的切身利益,往往实习了很长一段时间,却不对学生的去留作出安排。这样,不但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也让学生无法全身心投入学习。
上海大学新闻系主任顾孝华老师提出新对策:学校准备将一些单位负责人请进学校,直接给学生提供有用的用人信息。另外,教师也应多注重课程的连续性,要让学生意识到,缺课会造成系统知识的脱节。顾老师还说,学校将加强对点名制度的管理,有学院认可的请假条才能告假。对于无故缺席次数较多的学生,将采取一定的惩罚手段。
其他逃课“理由”
●学真正想学的东西。往往不喜欢本专业,想在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面发展,所以选择逃课。有些课程设置不尽合理,不少课程交叉重复,且教材比较陈旧。有的教师用的是多年不变的讲义,照本宣科,没有新意。
●考研、考托福。一般来说,大学课程比较好通过,所以考研、考托福的学生认为听课是在浪费时间。在他们看来,考研竞争激烈,不抓紧学习,最后会被淘汰出局。
●忙其他事。在这些学生眼中,在各种活动中锻炼能力,要比规规矩矩在课堂上听课强得多。另外,因玩乐而逃课的也不乏其人。(来源:《解放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