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长春5月8日电 记者张玉来报道:吉林农大坚持为地方经济服务,围绕农村经济构建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大力开展科教兴农工作,近5年来为吉林约增收粮食9.9亿公斤,累计技术增收47.5亿元。
吉林农大科技人员结合“三农”实际,不断加大应用开发研究的力度。1996年以来,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畜禽高效养殖、菌物研究与开发、土壤改良培肥、生物防治、生物技术、农副产品深加工、中药现代化研究等方面取得123项农业生产急需的研究成果,其中55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为广泛参与吉林农业和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积极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工作,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1996年以来这所学校累计推广科技成果87项,转化率达70%。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在16个市县累计推广1400万亩,减少粮食损失3.15亿公斤;“吉农大3号”、“吉农大7号”水稻新品种成为吉林水稻主推品种之一,推广面积达160万亩;土壤根茬培肥技术、猪囊虫病早期诊断与治疗技术、绿色蔬菜生产技术也得到大面积推广。科技人员还开发出人参、西洋参、林蛙、林蛙油、香菇酒等系列产品,大部分向企业转让,被企业投产。
围绕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大力开展科教兴农活动。学校在吉林中、东、西部建立了11个东部山区立体开发、东部山区经济作物产业化、东部半山区生态农业产业化、长春城郊绿色食品产业化、中部农区机械化、西部风沙盐碱地生态建设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区。与26个市、县、区签订了长期共建协议,科技人员下乡累计达2000余人次,培训地方科技人员和农民300万人次,推广实用技术180余项,解决阻碍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技术难题近80个,技术覆盖29个市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