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原某农业大学近日刚刚结束的职代会上,与会老师自发签名上书,要求抹掉校名中“农业”两字。而这所农业大学将于今年10月迎来自己的百岁生日。
有这种要求的学校远不止一个。据悉,山东农业大学去年就已正式向省政府提出了“摘帽”申请,希望更名为“齐鲁大学”。
记者在几所农林院校随机采访了近百位师生,他们几乎一致认为,校名中的“农业”两字已经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导致学校在招生、就业等各方面处于劣势,应该“摘帽”。
据介绍,我国目前水平较高的农林院校,原来大部分都是综合性大学的农学院。1952年院系调整,把农林学科从综合大学调整出来,设立了单科性的农林高校。这些专业院校在计划经济时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随着近年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不少有实力的农业大学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多学科的综合大学。在河北农大现有的45个本科专业中,非农专业已达到34个,传统农科专业只占三分之一。
但由于先天不足和人们对农业的偏见,这些高校在招生、毕业生就业等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
某农大计算机专业的大四学生小黄,对“农业”给他在就业中带来的负面影响深有感触。今年3月,他被北京海淀某计算机公司相中,签了合同。但当他高高兴兴到北京有关部门申请办理手续时却遭到了拒绝,理由是:农业院校毕业生不符合接收条件。
机械设备与制造专业是河北农大的老牌专业,有相当实力。近年来该专业的市场行情看涨,与河北农大同在一地的某综合大学也开设了类似的专业。由于新建专业师资力量不强,很多时候他们不得不从农大借老师为学生上课,实验也要到农大去做。但当学生毕业时,活生生的事实却摆在了同学们的面前:所有的用人单位都首先到那所综合大学招人,只有在该综合大学招不到毕业生时才会把目光转向农大。
河北农大学生处副处长韩福明告诉记者,由于戴着这个“农业”帽子,学校每年都要为毕业生就业问题费更多的口舌,做更多的工作。
韩福明举例说:“这就好比一个家庭里有5个孩子,父母给其他几个孩子起的都是‘龙’啊‘凤’啊的好听的名字,惟独给一个起名叫‘狗蛋儿’!这个孩子就是再有能力,在别人眼里也没有出息。”
在4月份举行的2002年河北省高考咨询大会上,农大的咨询台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前来咨询的考生和家长一看是农业大学就避之惟恐不及,连采访咨询会的记者也不关注我们。‘农业’这顶帽子真是把我们害苦了。”一位负责招生的老师说。
据悉,近年来,农林院校招生最低分数线比同层次学校平均要低30至50分。这必然会严重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使本已处在困境中的农林院校雪上加霜。
在河北农大工作了30年的高德成老师认为,“学农没有出息”是长期形成的一种偏见。在这种偏见的影响下,只要“农业”的帽子还继续戴在头上,农业院校就很难与其他院校公平竞争。
记者在采访中也听到了这样的声音: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几所农业专科大学怎么行?大学都去搞热门专业,谁来为国家培养农业人才?
对此,一位农大老师反驳说,美国早期一些很出名的农科学院后来都陆续发展成为综合大学,如普渡大学、依阿华大学、马里兰大学等。欧洲最著名的荷兰瓦赫宁根农业大学也于1999年改名为瓦赫宁根大学。
南方一所教育部直属农业大学的管理干部也说:美国著名的康奈尔大学,实际也是以农科见长的学校,但人家的校名就没有“农业”两个字。
农业院校师生认为,摘掉计划经济时代分配给他们的“农业”帽子,不仅不会削弱农业人才的培养和农业科技创新,而且会给高等农林教育提供一个更宽广的竞争平台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有利于提高农林科技人才的培养水平和科技创新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