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文汇报》报道,“百万年薪聘教授究竟值不值”,一年多前还是清华大学最热门的争议话题之一;而今天,如果有人在清华园里提出这个问题,那么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用“物超所值”这个词来回答。
清华“赚回的更多”
今年10月13日,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与美国利宝互助保险集团就合作进行职业安全研究项目举行了签字仪式。根据协议,利宝集团将连续3年每年向工业工程系资助50万元人民币。这个150万元研究经费的大项目正是在那位清华首位“百万年薪教授”萨文迪的穿针引线下进入清华园的。
去年10月11日,为组建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工业工程系,清华大学在企业的赞助下,以10万美元(合人民币80余万元)年薪聘请了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普渡大学工业工程系萨文迪担任该系系主任兼讲席教授。百万年薪引来的确实是“会产金蛋的金凤凰”。这一年,清华工业工程系拿到的5个国家科研项目中,有两项是在萨文迪教授的帮助下签到的。
以学者团形式工作的28位海外华人学者集体受聘于清华经济管理学院曾经让全国科教界震动,原因仍然是“百万年薪”。他们对清华的回报也很可观。比如,他们促成了清华大学金融中心的建立,成功举办了2002年中国金融国际研讨会。另外,他们所倡导的博士班项目目前也正在积极运作。
强大的冲击波
借百万年薪教授的影响突破中国高校发展的软肋——师资、观念、环境和激励机制,这是清华校方最为注重的问题。清华工业工程系常务副主任郑力教授告诉记者:“有这个系主任和没有这个系主任是大不相同的,他所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影响无法用金钱衡量。”
教师是首先受益的群体。萨文迪的思维方式令所有中国教授大吃一惊:“我们过去的思路一般是美国做什么,我们就跟着做什么。而萨文迪却说:‘美国有美国的国情,中国有中国的国情;美国做了,我们就不一定做;我们要做他们没想到的,还没做的。’”这句话如同当头棒喝,工业工程系的教师们一下子意识到,作为一个新建立的系要想跻身世界一流,就一定要有新的思维,要有特色。
清华的学生也感觉到了百万年薪教授带来的变化。萨文迪在清华的博士生张婷告诉我们:“萨文迪很关注学生自己的想法,在确定研究课题前,他会与你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你的学习情况乃至你的兴趣爱好。”
通向世界的领航员
变化正在发生。今年,工业工程系吸引了众多高校的第一名前来报考博士生;在清华召开的国际工业工程年会上,欧美代表纷纷赶来;工业工程系15位教师已有6人次担任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编委。
更深远的影响还在蔓延。继萨文迪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外优秀学者愿意到清华来工作。到目前为止,工业工程、自动化、经管学院、计算机、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等5个讲席教授团组已经成立;更多的中国名校摆出了网罗各地人才的阵势,其中复旦大学在不久前也打出了“百万年薪”的旗号。
萨文迪们正为清华、为中国高校扮演着通向世界的领航员角色,而全世界通过他们看到了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决心和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