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上午,教育部在京召开了高校学者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理论研讨会,邀请部分著名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和高校理论工作者,座谈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体会,就高等学校落实中央通知精神,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进行了深入研讨。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座谈会上强调,高校的专家学者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一支极其重要的力量,要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中作出更多的贡献。
袁贵仁指出,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讲话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阐明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在新世纪新阶段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深刻阐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意义、实践价值、本质要求和学习贯彻中应当坚持的科学态度,深刻阐明了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思想性、指导性。高等学校要把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把思想统一到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上来,努力开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袁贵仁指出,高等学校一方面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要下大气力抓好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青年学生的工作,它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另一方面,高校学科门类齐全,研究力量雄厚,在研究、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方面有很强的优势。这两个特点决定了高校在把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引向深入方面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袁贵仁强调,高校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中要做很多工作,当前应着力于三个方面:一是为学习研究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贡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要全面深入地加以研究。要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特别是联系思想实际,针对广大师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加以深入研究,作出有说服力的阐释;二是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际,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开展科研攻关,力求在理论上、认识上有新发展、在指导实践上有新突破;三是为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作出贡献。要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衡量和检验研究成果。
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围绕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三个重大课题”和“十四个如何”等问题,畅谈了学习体会。北京大学黄楠森教授认为,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一般问题的科学理论,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建党要求,党的路线、纲领、政策所涉及的都是中国社会的发展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指导。唯物史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前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是唯物史观原理的创造性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之良认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这是教育战线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使命。要加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教育,加强国格教育,加强责任感教育。清华大学林泰教授说,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提出的“十四个如何”里,直接与执政党建设有关的就有三个,而所有十四个问题实际上都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因此,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研究。北京大学曹长盛教授认为,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审视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准确判断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深刻分析国际社会各种力量和矛盾的交互运动,不断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中国人民大学王顺生教授认为,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必须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150多年以来世界范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科学认识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由来与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同时必须看到,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国人民大学刘建军教授认为,江泽民同志科学总结人类文明发展的经验,提出了人类文明和谐发展的思想,对于我们正确判断和把握世界形势,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北京师范大学白暴力教授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虚拟经济产生并在经济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要正确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更好地为新型工业化道路服务。北京大学孙蚌珠教授认为,就业和收入分配是两个涉及民生的重大问题。切实解决就业问题,调整好收入分配关系事关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也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必须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理论研讨会由教育部社政司和社科中心共同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