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大学生起薪不如农民工 45%受访应届生认为正常
2011-03-17    人民日报

字体大小:

  新闻背景:面对“用工紧张”时不少单位给农民工开出待遇高于大学生的现象,成都人才市场的现场调查显示,45%的被调查应届生求职者认为这是正常的。

  大学生要放低身段

  湖北读者 丁寅

  大学生学会理性看待“起薪不如农民工”现象,是一件好事。希望大学生们认识到,将现有的知识变成未来的发展空间,还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还可能遭遇比较多的挫折。从曾经的“天之骄子”变成普通的求职者,大学生接受起步薪酬不如农民工的这个过程,也是他们学会放低身段的过程。 

  大学生起步工资失去优势,是社会薪酬体系对劳动力市场变化所做出的合理调整。过去大学生享受较高的起步工资,是源于“物以稀为贵”的市场定律。现在,高等教育普及,有大学学历的人越来越多,起步薪酬相比过去不再有优势,这是对知识普及的正常反应,也是对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所能创造价值的合理体现。 一个合理的薪酬体系,应该既能让大学生摆正起步者的心态,又能激发他们的拼搏后劲。

  理论知识是价值,工作经验中获得的实践知识也应该体现出应有的价值;脑力劳动是价值,体力劳动也同样在创造价值。如果我们一味在薪酬上向理论知识和脑力劳动倾斜,也不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

  低工资其实很无奈

  江苏读者 李劭强

  大学生能够心平气和地看待农民工工资超过自己,反映这个群体的成熟和务实。由于大学扩招以及产业结构的原因,大学生早已不再“物以稀为贵”,不能期待只因一个学历就“旱涝保收”。可以说,大学生的认同其实是一种自省——在市场化的坐标中,以农民工为比较对象,更清楚地衡量自身价值。

  农民工工资待遇的提升值得庆贺,大学生对此的认同和接受也值得欣慰。不过,这种认同也可能传递出负面影响。大学生付出了更多教育成本,本应通过工作的选择和报酬的高低来体现。如果认可了大学生的低工资,难免在更大范围内滋生出“读书无用论”。因此,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不仅关系大学生,更关系整个社会。为了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也为了重塑社会对教育的信心,当正视大学生这种“低工资认同”背后的无奈。

  脑体倒挂亟需铲除

  浙江读者 汪彦玲

  毕业生薪水不尽如人意,并不是市场规律的结果,而是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尚不完善带来的恶果。众所周知,当前产业集中在加工制造业等第二产业,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更需要农民工这样的劳动力。各种统计数据都显示,当前的产业结构依旧吃着“人口红利”,农民工的工资比大学生高,是产业结构失衡、要素投入结构不合理的表现。

  大学毕业生的工资不如农民工提醒我们,当前的产业结构如果不升级的话,更多的人才将沦为更低级更廉价的打工者,沦为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曾出现“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种“脑体倒挂”的现象。如今,大学生的工资不如农民工和上述情况相差无几。尽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强国”等口号常常挂在口头上,可“脑体倒挂”的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铲除。只有摆脱“茶叶蛋经济”,升级产业结构,才能让各级各类劳动者都有尊严地劳动。


  推荐阅读大学生和民工起薪差距小 专家:两者缺乏可比性 


  推荐阅读数据显示:中国大学生与农民工起薪差距缩小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大学生起薪不如农民工?人社部:仅是个案
· 2015大学生起薪行情:金融业起薪最高超万元
· 数据显示:中国大学生与农民工起薪差距缩小
· 灵活就业成大学生就业新形态
· 大学生就业:难点如何突破
· 人社部:多举措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 硕士“就业下沉”现象折射了什么
· 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 线上线下并举显成效
· 教育部大学生就业网开通“线上就业指导 网上就业服务”栏目
· 大学生就业迎来最艰难时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