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里流传着这样一则笑话:对于“怎么做红烧肉”这个问题,本科生的回答是“把猪肉放进锅里炒熟即可”;硕士生会把这道菜的主料、配料及制作流程都详细地列出来;而博士生的答案则是厚厚的一本书,书的第一章赫然写着:如何养猪。
这一黑色幽默间接讽刺了当前我国某些博士学位论文的繁琐冗长和言之无物。
博士论文是体现博士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翻阅近年来一些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大部分都是厚厚的一两百页甚至更多,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文科院系,在理工科也十分普遍。
国防科大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伯龙在一封“致全国高等学校及教授、博士研究生的公开信”中,对此提出质疑:“阅读一些博士学位论文,感到页数越来越多,从10年前的一般不超过100页向200页迈进。这是不是向国际一流进军的标志之一呢?我感到迷惑。”
越码越厚的“砖”
是否有创新是能力问题,写的够不够是态度问题
周魏华对去年完成的博士毕业论文的厚度依然记忆清晰。
自论文开题之日起,这个中山大学高分子化学系的学生就每天泡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整理数据,花费时间精力无数,最后交稿时,沉甸甸的200多页甚至超过了很多学术专著的字数。
导师虽然没有强行规定,但周魏华和周围的大部分同学都觉得学位论文“应该越厚越好”,他下意识地认为,论文的厚度代表着自己准备充分与否,甚至关系到个人“治学的态度”。
多年担任博士论文的评审,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别敦荣教授也明显感觉到,博士毕业论文的厚度有增加的趋势,“现在一般的都在十六七万字,个别的甚至在25万字以上。一篇博士学位论文就是一本厚厚的专著。”
记者选择了相对静态的文艺美学专业进行统计,2001~2010年,国家图书馆收藏的该专业博士学位论文,共计44本,论文字数已由最初的平均每篇13万余字增加到22.8万字,其中2010年度最厚的一本达到44.9万字。
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各高校、院系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不尽相同。对于论文字数的一般标准是,文科专业不少于10万字,理科专业3万字左右,工科专业则不能少于5万字。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教授严正指导过8届博士学位论文。他认为,博士学位论文不应该对页数和字数限制得太死,但是每年一到博士毕业生交学位论文初稿的时间,对于“特别薄的论文”他都会“提高警惕”,看看是不是存在“花的工夫不多,无内容可写”等问题,“论文太薄总让人感觉水平不够、准备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