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北京一高校推行“课前交手机” 称是改善课堂秩序
2014-10-23    新华网-新京报

字体大小: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生们在课前将手机放入“手机保管袋”。

  为每个班级发放一个手机保管袋,学生须课前将手机放入袋内;校方回应称是为改善课堂秩序

  聚餐、开会、上课等场合,低头玩手机已成为多数人的“标准”姿势,有人戏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

  近日,为改善课堂“低头族”状况,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推行了“课堂无手机”活动,要求学生课前将手机上交至36格“手机保管袋”,下课取回。

  10月22日下午,该校宣传教育科负责人回应,强制推行“课堂无手机”是为了改善不良课堂秩序,同时也会要求授课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该校这一新规属于北京首例,此前,国内也有部分高校推行过禁止课堂用手机的规定。

  学生

  “手机保管袋”随班“走动”

  一位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的学生介绍,学校上周给各学院每个班级发放一个36格“手机保管袋”,统一挂在教室前方墙上,要求学生上课前统一上交手机至保管袋,“因上课教室不固定,手机保管袋会随着班级‘走动’”。

  他称,其所在班级共26人,“新规”刚开始时,有很多学生反对,觉得上课交手机不习惯;执行一周来,多数学生课前会自觉上交手机,但也有部分学生将手机“藏”起不交,如被授课教师发现,会被“善意”提醒。

  另一学生称,“以前睡前刷微博、看视频,早起第一件事也是看手机,外出时不带手机就浑身不自在”,现在上课不准玩手机了,确实不习惯,很别扭。

  校方

  四校区推“课堂无手机”

  昨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宣传教育科负责人表示,该校自10月16日起在四个校区启动“课堂无手机”活动,上学期曾在畜牧兽医系做试点推行。目前,这项规定是强制推行,学校为每个班级发放一个手机保管袋,并在每个班级选择1位班级干部负责管理,协调学生课前交手机;每个学院的学生办公室主任专门负责监督。

  该负责人称,因部分学生从高中起并未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此前经常出现学生整节课低头玩手机的情况。“课堂无手机”规定是改善不良课堂秩序的措施,“当然,除了约束,学校也在提高教学质量,提倡授课教师上课更有意思,更吸引学生”。

  据其介绍,新规推行后,部分教师反映课堂秩序已有好转,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更频繁。而具体教学反馈,还在进一步统计中。

  专家

  “交手机”规定是积极引导

  此前一些高校也在用各种“高招”帮学生戒除“手机依赖症”。扬州大学、西南大学等也曾实行上课交手机制度,着力打造“无机课堂”。

  对此,教育专家熊丙奇表示,如果“课堂无手机”是学生自发倡导,无可厚非;而学校强制要求学生课前交手机,属于以管理方式解决学生玩手机问题。学校应鼓励学生自主管理,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王雄也持否定观点。他认为,学校应从“控制型”向“独立自主型”教育模式转变。

  语文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则表示赞同。在他看来,手机的普及虽带来便利,但人们对手机的过度依赖也会影响人的独立思考能力,高校这项规定是一个积极引导。

  他说,国外有研究表明,人们对科技软件的依赖会制约大脑的开发。他建议年轻人每天抽出2-3小时的时间远离手机、电脑,多读书、多沉思默想。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可以忘带课本不能忘手机?手机该不该退出大学课堂
· 湖南一高校课堂现"定位考勤":签到时可显示学生地理位置
· 多种原因造成大学语文“边缘化”
· 公务员考试辅导课首次走进高校选修课堂
· 北京高校:如何让思政课“激活”首都高校课堂?
· 北京一高校禁手机入课堂 媒体:应该拿自己开刀
· 湖北武汉一学院美女双胞胎教师引爆高校课堂
· 中外高校差别多 高校课堂,海外什么样?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