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专题 > 高教30年发展研究 > 亲历者口述纪实
夏自强:高等学校学科专业恢复、调整与建设
2009-07-03    原国家教委高教一司司长 夏自强

字体大小:

口述者:夏自强

高等学校学科专业恢复、调整与建设 夏自强

  夏自强,1929年出生,安徽人,研究员。1951年在燕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52年调入北京大学,曾先后担任历史系副主任、社会科学处副处长、副教务长;1982年调入教育部高教一司任副司长、司长;1994年离休。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亲历者口述纪实》)

点睛语录

  建设重点学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建设重点学科提出的原因在于资源有限不能平均使用力量,以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需要。但是,其中也有不少问题,就是过分强调“重点”,追求“高、精、尖”,而忽视其他,形成了一时追逐的风尚。高等教育、高等学校是一个大的整体的概念,是多层次、多方位的,不能只看到重点,无视其他。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层次多方位的,特别要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提高。

…………………………夏自强

  凡是对社会发展有用的学科,都应该恢复起来,把过去那种偏见纠正过来,重要的是让这些学科在中国这块自己的土地上发展。同时,对原来就有的基础学科也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当时提出了三个任务,一要尽快以最大的力量发展应用学科、紧缺学科;二要填补空白学科;三就是巩固和提高基础学科。

…………………………夏自强

  学科之间的结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根据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情况,先把这些紧缺的学科扶持起来,再对这些学科的比例进行调整。这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社会需要、学科发展而不断变化。

…………………………夏自强

  当时有两个很大的调整,一个就是改革部门所有制,另外一个就是改变为岗位服务的专业,把专业设置变得更加通用。从学科发展来讲,专业设置可以更加宽广,不要那么局限,不要把人都局限在某一个部门、某一个岗位上。因此,还是要以学科为主来建设专业,这个时候经过较大的调整,来拓宽专业口径,调整专业目录,以便培养政治强、基础好、知识面宽、更为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人才。当然,对专业口径不要限制过死,要宽窄并举,从实际出发。总的来讲,在本科阶段,还是以宽口径,厚基础为宜。

…………………………夏自强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瞿振元: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就业改革的若干问题
· 周远清:体制改革是关键 教学改革是核心
· 何东昌:重大教育决策都来源于教育实践
· 毕风:办好高等学校关键在于领导班子建设
· 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篇
· 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篇
· 高等学校科研体制改革篇
· 自学考试制度创新篇
· 民办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篇
·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篇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