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高等教育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背景中,如何通过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来直接或间接地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一、提升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是增强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基础
“国际竞争力”这个概念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全新的、用以衡量或反映一国社会经济整体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竞争能力的“量化概念”,“是指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下,与各国的竞争力相比较,其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能力”(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研究组:《中国国标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21世纪发展主题研究》)。主要指标有八个: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化、政府管理、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从人力资源的角度,这八个指标均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而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这两大指标,实际上是现代高等教育最核心的基本内容。因此,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是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也就意味着从根本上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教育在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等方面对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需要的满足度,以及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环境下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能力。从整体来讲,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要素包括政策环境、运行机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化程度等。而核心要素是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要增强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重要举措之一,就是通过加强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和使更多的国民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不断地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其国际竞争力之所以较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充满活力和发达的高等教育。如美国的科学研究之所以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平。主要得益于大学的科学研究,很多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都出自大学。而且,大学的科学研究在整个国家科学研究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尤其在基础研究方面。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美国高等院校的研究与开发工作约占全国的10%左右。其中基础研究占62%左右,应用研究占25%左右,开发工作占13%左右。在国民接受高等教育方面,美国的适龄青年入学率已经超过了80%。稍作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当今世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国家,其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都较高。因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国民越多、层次越高,国民素质就越高,国家国际竞争力也就越强。
二、要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在国际权威的竞争力评价分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因此,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其前提是各行各业首先要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而对于高等教育来说,要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和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要通过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数量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近三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过连续扩招,规模不断壮大,在校生人数从1998年的623万人发展到今天的940万人,适龄青年入学率也达到了11%。按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和招生规模,到2005年时,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的人数将超过1600万,适龄青年入学率将达到或超过15%,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
但从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角度,与世界其它国家相比,我们这个“大国”还不够大。以每10万人口中的高等教育在校生数和适龄青年入学率为例。根据有关统计材料,每10万人口中,1995年世界高等教育平均在校生数为1434人,欧美等发达国家是4110人,发展中国家是824人,而我国只有461人,不及东亚/太平洋地区的800人和南亚地区的61O人;1995年世界适龄青年入学率平均是16.2%,欧美等发达国家为59.6%,其中美国高达81.1%,发展中国家为8.8%。最不发达国家为3.2%我国即使按2000年数字统计,其适龄青年入学率也才达到11%。因此,要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最基本的问题仍然是要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不断扩大人才培养规模,使更多的国民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从而达到提升国民素质的目的。在这过程中,从整体看,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心要适当下移,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充分利用观代教育技术开展远程高等教育,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早日实现。
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是规模,但其核心是质量。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没有数量的扩张就谈不上发展,但没有质量保证的发展就只能是一种缺乏效益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问题作为核心问题来考虑。从未来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需求的基本趋势及其质量标准看,人才的素质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人文素质在当前的市场经济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它主要涉及道德意识、政治倾向、人文关怀、团队精神、社会认同感和责任感等。从知识的角度看,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或知识结构是衡量人才质量的主要标准之一,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就不可能使人才的各种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综合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人才质量的核心之一,就是人才测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既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未来,也关系到人才自身的未来。在21世纪,人才培养质量将成为社会衡量高等教育价值的主要尺度,构成了高等学校存在与发展的生命线,也是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从满足国家参与国际激烈竞争急需的角度,高等教育要突出如下两类人才的培养:一是跟踪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直接参与科技竞争的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学等高新技类专门人才;一是我国入世后日显迫切的高层次、国际化经贸、金融、保险、法律类专门人才。由于第一类人才的培养涉及到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理论、实验设备与经验、成果转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其培养过程中,要采取一定的特殊政策给予支持,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国际合作,进一步调整、改革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其发展速度,力求在培养数量上成为世界大国,在培养质量上成为世界强国。而第二类人才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专门人才,而是具有国际意识和文化视野,知识结构合理,精通一至二门外国语言,熟悉WTO的游戏规则和有关典型案例,具有较强的开拓、竞争和合作能力,能够在国际机构、跨国公司或企业工作,并与异体文化者共事的金融、经贸、管理和法律高层次复合性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