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国首所中德合作“双元制”大学落户山东青岛。同时,另有媒体报道江苏太仓作为德资经济高地,已建立一套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本土化模式,10多年来,先后为德资企业培养的技术工人超过3000名。那么“双元制”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制度?其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如何?又面临着哪些问题?带着这些疑问,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赵志群教授。
“双元制”一手拉着企业一手拽着学校
德国“双元制”教育是一种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是一种典型的现代学徒制,是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双元制”教育有学校和企业两个学习场所;学校老师和企业实训教师两种类型的老师;政府经费和企业投入两种资金来源,其核心是企业和学校的紧密合作。
“双元制”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能充分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使企业与学校、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事实证明,这种教育制度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生产高质量产品方面显示了巨大的优势。
走进位于江苏太仓的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培训中心,不少学生正在德国专家“手把手”的指导下制作模具部件。多年来,该学院努力探索“双元制”教育模式。为了让学生适应自己的“双重身份”,学院构建了“4—6轮换”的“定岗双元”课程体系,即4周在学校学习,6周在培训中心或企业岗位培训。
“我现在就是‘半员工’的状态”,在中德培训中心学习的潘宥朋如是说。他既是健雄学院的大二学生,也是太仓德企舍弗勒的学徒,大学3年毕业后将成为舍弗勒的正式员工。在“定岗双元”人才培养体系下,学生不但岗位匹配度高,更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考试合格后,学生不仅有健雄学院的毕业证书,还能获得德国工商行会(AHK)的职业资格证书,该证书由AHK总部授权,与德国境内证书有同等效力。
我国“双元制”教育不容乐观
我国对“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的探索始自上世纪80年代。自那时起,我国与德国多个机构合作,引进并实施了多个“双元制”试点项目。然而,由于很多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文化的缺失,我国实行和推广“双元制”遇到了很多困难。据赵志群介绍,“八五”规划国家重点教育科研课题“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促进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实验”得出结论认为,德国“双元制”教育制度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长处,但是它并不完全符合我国国情,因此我们不能完全一对一地引进。
“事实上,‘双元制’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并不是很顺利,国内很多自称为‘双元制’的项目中,很难找到‘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真正要素。”赵志群说,中德合作进行的“双元制”教育项目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其发展模式很难大面积推广,因为这些项目多是在教育部、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特殊政策支持下实现的。一旦特殊政策结束,这种在“准实验”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双元制”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还存在疑问。江苏太仓在探索建立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本土化模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是建立在太仓拥有众多德资企业的基础之上,其人才培养模式也仅限于几个特定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