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域辽阔、人口居住相对分散的内蒙古自治区,101个旗县中有60个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县做着一件改变许多农牧民孩子命运、改变全区农村教育格局的事情——到2006年,在自治区最贫困的偏远农村牧区,打一场“两基”最后的攻坚战。
为了广大农牧民的利益
2000年到2002年,全区“两基”工作曾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两基”工作面临着许多现实的困难。“两基”工作何去何从?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的决定是积极推进、打攻坚战。
2003年,全区在通辽市召开了“两基”攻坚现场会,确定了到2007年前全区“两基”攻坚的四大目标:一是尚未实现“两基”达标的27个旗县全部完成“两基”攻坚任务,使全区义务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二是全部消除现有200多万平方米的危房,使孩子们能够在安全的教室里上课;三是全部实现农村牧区“校校通”,使农村牧区学生直接享受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四是从2004年秋季新学年开始,对全区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实行“两免一补”,使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完成学业。
2004年2月,国家启动了“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内蒙古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庄严承诺与不懈努力
2004年7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的代表与国家西部“两基”攻坚办公室签下了责任书,郑重承诺做到:到2006年,“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8.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85%以下,享受“两免一补”的受益人数达到贫困学生总数的98%,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9.82%,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4.53%。为此,中央专门支持自治区寄宿制工程建设专项资金5.2亿元。
全区30个贫困县、312所中小学进入了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工程,7个盟市、2570所中小学进入了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项目。
经费支持对这个财政自给率仍然较低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是重要的,但比经费更重要的是上下一心、合力攻坚的士气与决心。
“决策要适时、对策要实用、政策要实惠”,自治区提出了政府行为的三条原则。以自治区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成立了,从自治区到盟市,从盟市到旗县,从旗县到学校,各级都在责任书上签下了庄严的承诺。
乌兰察布在全区12个盟市中,以“苦甲全区”而出名。财政收入低,学校危房比例大,还有4个旗县没有实现“两基”。如果按部就班地工作,一时半会儿肯定消除不了现有的危房,一遇大雨、地震等灾害,领导就十分担心。
形势迫切要求加快推进“两基”进程。此时,正逢国家“两基”攻坚计划实施,市委、市政府意识到这是全力推进的大好时机。“一年全部开工,两年全部建成!”在考虑全市布局调整的基础上,所有列入3年计划的攻坚项目学校全部于2004年开工建设了。
乌兰察布一年365天适合工程建设的日子并不多。2004年,在国家项目资金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为了抢工期,市里先期投资,提前开工建设。许多县委、县政府、教育局的领导白天奋战在工地,晚上现场开协调会。
“实用、够用、耐用”,反对“贪大求洋”,让校园达到“安安全全、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这是自治区对所有寄宿制学校建设的要求。在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得胜乡中心小学,新建的学生宿舍宽敞、整洁。在全国“两基”攻坚现场会期间,前去考察的国务委员陈至立高兴地称赞说:“好!好!这样的条件西部的农村以前是没有过的。”一位家长也兴奋地说:“这样的条件以前是不敢想的。”
超越“两基”的目光
“近年来,国家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我们不把国家的支持单纯当作一个个工程来完成,而是当作“发酵剂”,把国家确定的几项工程与中小学布局调整统筹安排。同时,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筹集更多的资金,与国家投资捆在一起,集中建设基础教育的百年工程。”这是自治区政府主席杨晶的认识。
建寄宿制学校,集中办学发挥办学效益,让农村牧区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可寄宿制学校建在哪里?如何重新布置学校的棋局?这些都是在“两基”攻坚过程中需要加以长远和全局考虑的。在建设学校的背后,是对教育全局的了然于心。
在农村牧区,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许多农村学校生源越来越少;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留守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城镇化、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的进程加快,分散布点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农牧民对优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以上这些复杂因素都促使政府在建校的同时要重新考虑布局。
今年秋季开学,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有8个乡镇初中在学的学生到该旗第三中学来上学,学校的规模达到了5000多人。这是一所今年刚刚建成的西部“两基”攻坚寄宿制工程的项目学校。足够宽敞明亮的教室、全部合格的师资、完善的教学设施。宿舍、食堂、课桌椅都是全新的。
在阿盟、巴盟、锡盟一些牧区和边境地区,基本实现了中小学向旗县所在地集中。到2004年,全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从1999年的12490所减少到8385所,减少33%,教学点从7114个减少到3020个,减少了58%,一个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农村教育新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让农牧民子女念得起书
西部农村牧区许多是贫困地区,光靠家庭负担孩子读书是有困难的。为此,国家出台了针对这些孩子的“两免一补”政策。在乌兰察布市得胜乡中心小学,家庭特别贫困的孩子全免费上学,全校273名学生每人每月补助生活费18元,学生每月交10元钱就可以安心住宿生活、读书。目前,全区已有149万名贫困家庭的孩子享受“两免一补”。
尽量减轻学生家庭负担,勤工俭学成了“两免一补”以外助学的有力补充。教育厅专门就学生生活基地建设下发了文件,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协调所属村委会为当地寄宿制学校提供土地、林地、牧场或荒坡作为寄宿制学校的勤工俭学用地。在兴安盟,这一措施落到实处的是“三百一加一园工程”,即每一所农村牧区的中学、中心校都种百亩地、植百亩林、养百头畜,办一个农产品加工场、校内有一个植物园。这样的思路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劳动实习的基地,也成了补助贫困学生和改善寄宿生生活的一个重要措施。在赤峰市五分地镇初中,勤工俭学年收入已经达到了15万元,学校里种蔬菜,养殖场每年出栏的50多头肥猪,解决了645名寄宿生的副食问题。
条件的改变和救助措施的实施,吸引了许多失学的孩子回到了学校,流动在外的适龄学生也返乡上学,那些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也在学校中找到了心灵与精神的慰藉。
优质教育不遥远
泥孩子、土台子、马背小学,这样的教育现状对农村牧区来说还历历在目。而通过“两基”攻坚,在未来的一两年内,全区将告别这样的教育,农牧民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已不是远景。
布局调整了,实用、够用、耐用的校舍建起来了。除此以外,教师队伍得到优化。四子王旗西河子寄宿小学建成后,43名教职工中,经过竞争上岗的29名教师全部学历合格,14名教师转岗担任了保育员、炊事员和工勤人员,原来的临时工全部辞退。课程开齐、开全了。
不仅如此,新建的学校做到了食堂、宿舍、餐厅、小浴室、洗衣房、校医室齐全,配备了保育、值宿、医护等专职人员。实验室、微机室、体音美器材库、图书室,这些以前在农村牧区学校里只听说没见过的,现在都已经变为现实。
远程教育工程基本覆盖了这些寄宿制的农村中小学校。在偏远的西河子乡中心小学,那里的孩子通过教室里装备的与远程设备相联的电视机、计算机、大屏幕等,随时可以听到远在千里之外老师的课,可以从网上资源库中看到与城里孩子一样的动画片、故事片。
通过网络,教师学会了把课件用到自己的课堂当中;通过网络,教师看到了与自己固守的一隅不同的观念、方法和态度。而在过去,在这偏僻的草原山乡,想要看到一节示范课都得长途跋涉,费时费力费钱。而现在,众多的选择,就在轻点鼠标中实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