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向以善纳各方人才著称,位于广东珠江三角洲的中山市,更是拥有雄厚的发展实力和良好的教育基础与环境,近年来,中山市尝试开展素质教育评价机制,取得明显成效。
新构想的提出和实施
时至今日,素质教育早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但素质教育在全面实施和深入开展的过程中,却始终面临着几个难解的问题,一是操作问题,二是改革的动力问题,三是社会参与问题。不同的工作层次有着不同的改革任务和要求,但以往却很少有人能明确划分出不同层次的改革任务及不同的要求;另外,各个工作层级之间也缺乏必要的制约和激励措施,加上发展教育的社会责任不明确,因此如何使所有单位、所有人积极投入到素质教育中,真正动起来“齐步走”,素质教育到底如何操作,便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现实问题。
在广东教育整体水平一直居于领先地位的中山市,恰逢其时地提出了构建完整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形成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良性运行机制,从而引领中山在新一轮改革中争创新优的设想。他们不仅引进了这方面的人才,还为他们搭建了可以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
中山市规定,将开展素质教育评价列为教委中心工作之一,由督导室牵头,通过素质教育评价地全面展开,逐步转变机关工作职能。评价机制建立后,教委其他科室不再另行组织单项工作检查,所有行政干预性的控制措施均纳入评价范畴;由教委一把手负责,给予充分的经费保证,同时以行政力量推动这项工作,确保研究开发和实际运用同步进行。中山市果然出手不凡。
1997年,中山市教委完成了以党委、政府、教办、学校为评价对象的区域性素质教育综合性评价方案研制并同时启动素质教育评价实践;1998年,以教师、学生为评价对象的素质教育个体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研制完成并付诸实施;1999年—2000年完成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普通高中素质教育办学水平综合评价等课题总方案规定的其它6个单项工作评价方案的研制并全部付诸实施;2001年,与中南大学张光铎教授共同完成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数字网络信息技术的设计和开发。
理想通向现实的桥梁
教育有其自身的理想追求,素质教育就是对新世纪中国教育理想的具体概括和描述。建构素质教育良性运行机制是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从理想通向现实的桥梁。从1997年到2000年,中山市完成了素质教育评价方案的研制工作,并逐一付诸实践。随着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全面启动,素质教育运行机制也在中山同步形成。
中山市从纵横两个方向全方位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多层级组成的立体评价体系。从纵向分层,分别以镇区党政部门、镇区教办和全市普通高中、学校、教师、学生为评价对象,中山市政府、教委等为评价主体,形成各自评价方案,层层贯通。从横向分项,对各项教育内容的具体实施情况开展专项评价,其中包括学校德育、教学、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改革特色等方面的评价。(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在实践中实行全过程测控,包括重要内容的评价全程检索、重要活动的评价全程测评和重要项目的评价全程视导,同时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性,形成素质教育多级多重激励机制和强大动力机制。
素质教育评价带来新变化
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和运行机制的有效形成,使中山教育在原有基础上发生了全局性变化。
变化之一,人们普遍接受了评价观念,并顺利建立了评价制度。1998年,中山曾在全市范围开展素质教育评价调查,所有教办主任以及参与调查的校长、教师百分之百赞成,并且以各自的评价实践作出最好的回答。
变化之二,转变了职能部门的管理方式,提高了工作质量。教育评价与行政管理结合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评价增强了权威性,而管理则提高了科学性。
变化之三,形成了改革合力,推进了素质教育。一方面各自的角色定位和工作目标十分清晰,另一方面,因为评价覆盖了所有镇区,延伸到每一所学校和教师,因而基本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变化之四,转变了思维方式,形成了新的工作作风。开展素质教育评价4年,中山全市各镇区在接受综合评价这种新型管理方式的同时,也接受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从严、从实、从细要求,主动工作、创造性工作,已经成为中山市教育的突出特征。
4年多的时间,当初有关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初步构想和实践已在中山结出了累累硕果。现在回过头来思索,我们不得不承认,是中山丰厚的教育土壤和善纳人才的宽松环境,使这一有效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措施得以完善和有效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