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6月2日,山东省高密市市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同意高密五中改变原管理体制,实行“学校国有,校长承办,经费自筹,办学自主”试点。从此,一所普通的国办高中踏上了“国有民办”的改制之路。
勇气
高密五中改制试点的消息,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各种意见纷至沓来。学校领导也是悬着一颗心,他们更多思考的是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教师队伍能否稳定?流失怎么办?老百姓认可度如何?能否招到学生?增加教育成本费,社会怎么看?会不会引起连锁反应?这些担忧不无道理,因为他们深知自身的家底,深知高密五中在社会上的形象。
高密五中曾是一所普通的国办高中,虽然紧靠城区,但在高密市5所高中里属中等偏下,是典型的薄弱学校。校容校貌是一片灰暗的平房,教学设施基本空白,教师也是“和尚撞钟”的工作心态,缺乏生机与活力。学校要发展,要满足老百姓对优质高中资源的需求,投入“瓶颈”不打破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当地政府财力紧张,“等、靠、要”也只能是维持现状。怎么办?在当时,改制是要冒风险的,是需要有点“吃螃蟹”的勇气的。但发展是硬道理,这一坚定的信念使高密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不给钱就给政策,让学校走改制之路,自主发展。
生机
“学校国有,校长承办,经费自筹,办学自主”,16字的办学方针既给五中提出了明确要求,又给五中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国有”,指学校的所有制性质不变,其资产及增值部分仍属国家所有,承办人要依法保证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经费自筹”是指学校在政府指导下,自主筹集部分或大部分教育经费。经费来源,除发展校企、发展共建关系等渠道外,向入学者收取教育成本费,每生每年2000元;“办学自主”是指学校在国家的教育法规范围内享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包括自主招生、自主管理、自主用人、自主支配经费等。
“自主办学”这一优惠政策所赋予的高度自主权,使五中实行了真正意义上的改革,《高密五中教师职务聘任与工资改革实施方案》、《高密五中行政及教辅人员分级聘任方案》等系列改革方案出台了。经过层层聘任、双向选择,教职工与学校法人代表签订了劳动合同责任书。这一合同责任书意味着教师的身份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国家的人”,“铁交椅、铁饭碗”统统被打破,教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岗位意识和进取意识明显增强,自我加压、自愿奉献成为学校的主旋律。一位低职高聘的教师动情地说:“相信我,我决不会愧对这一职称和岗位的。”而14位落聘的教师,也是心服口服,由市教育局负责分流安置。
“经费自筹”意味着学校主要靠收取学生教育成本费来运转,这项改革不但使学校增加了收入,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教师“学生观”和学生“学习观”的根本转变。“学生利益高于一切”,这句话在高密五中得到真正的理解并被自觉地实践着。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蔚成风气。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学生多元发展得到实现。有位从外地转来的学生深有感触地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个学校把我们当‘人’看。”另外由于学生缴费高于其他学校和学校奖学金制度的激励,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空前高涨。教师精心教,学生用心学,高密五中的教学质量节节攀升。
巨变
经过三年半的改制锤炼,高密五中已由一所薄弱高中变为一所山东省内的名校、强校,目前学校拥有42个教学班、3000余名学生。学校被评为“山东省级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学校面貌、办学条件、教师素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建筑面积由改制前的1万平方米增加到近4万平方米,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公寓气派不凡;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一应俱全,所有的教室都是多媒体教室;外聘和新进高水平教师50余人,教师素质大幅度提升,教研、科研风气浓厚,成果丰硕。面对学校的巨变和勃勃生机,面对人们惊异的目光,面对参观、取经者的赞语,校长刘学新深有感触地说:“是改制焕发了学校新的生机,是改制让学校再生。”(本报记者 宋全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