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沈祖芸) “六一”前夕,少先队上海市工作委员会发布了一项“上海市少年儿童习惯养成与权利维护”的调查,结果有喜有忧:少年儿童主人意识很强、观念先进,并已成为父母行为习惯的督促者;但他们的作息时间却令人堪忧。
调查表明,当今的上海少年儿童具有很强的主人意识和主体意识。89%的少年儿童都认为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要保护的是“每一个儿童”。80%以上的少年儿童感到成人在决定儿童事务时能听取并尊重他们的意见。71%的少年儿童将“为人民服务”、“合作”和“诚信”作为心目中应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86%的少年儿童认为按规则办事很重要。85%的少年儿童认为集体的事情应该大家一起做,而对集体的事情表示“和我不相干,没兴趣”的不足5%。这些都和少先队组织长期以来的团队精神培养不无关系。
在行为习惯养成方面,67%的少年儿童认为来自家庭和父母的影响最大,15%的少年儿童认为来自老师的影响最大。
在调查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难以形成的主要原因时,绝大多数少年儿童感到主要责任不在学校和少先队教育,48%的少年儿童认为主要原因是大人不带头。有意思的是,调查还发现,有56%的少年儿童认为大人们没有按红绿灯指示(交通规则要求)过马路。尽管这样,仍有41%的少年儿童能从自身寻找原因,检讨自己好习惯培养不能坚持到底。一个可喜的现象出现了:许多孩子正在悄悄成为父母行为习惯的督促者,他们不仅自己遵守规范,而且帮助父母共同实现“行为达标”。
与出现的好现象相比,上海少年儿童的作息时间却令人担忧,睡眠不足已成为相当严重的普遍问题。近60%的少年儿童每天睡眠时间都在8小时以下,其中13%的儿童每天的睡眠时间仅为6小时,更有8%的少年儿童每天睡眠时间在6小时以下。这些都严重影响甚至伤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与此同时,20%的少年儿童感到每天几乎没有玩的时间,80%的少年儿童感到每天玩的时间严重缺乏——每天玩的时间在一小时以下,甚至双休日的时间也被家教、补习班和作业给占用了。60%的少年儿童反映,双休日的主要内容是完成家教、参加补习班和做作业(包括学校布置的作业和家长“加码”的作业),而参加体育锻炼和家务劳动的时间几乎接近于“零”。
因此,在调查中,大部分少年儿童对最想争取到的权利内容的表达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29%的少年儿童最想争取的是玩的权利,19%的少年儿童最想争取的是自主阅读的权利,更有21%的少年儿童最想争取的是睡觉的权利。这样的结果不能不使人再次疾呼:“救救孩子!”。
面对这样的调查结果,有专家认为,在物质生活大为改善和逐渐丰富的今天,怎样使家长乃至于整个社会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仍然是非常艰巨和紧迫的课题。专家们呼吁,成人们有必要补补科学儿童观和教育观这一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