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7日电(记者 赵承)我国教育事业正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导性作用大大增强。其显著标志是,城乡居民受教育的水平显著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已是今非昔比。
据介绍,我国基础教育取得显著进展,“两基”目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初步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和成人各类培训继续加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我国安排国债资金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99年至2001年,我国安排国债资金支持高等学校新建教学、科研和学生生活设施项目共计835个,有效地缓解了高校办学条件的紧张局面,为扩大招生创造了条件。经过三年的连续支持,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108万人增加到2001年的268万人,在校生从341万人增加到719万人,高校培养能力翻了一番。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990年只有3.4%,去年已提高到12%,我国高等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全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支持地方政府对县镇以下农村中小学危房进行改造。预计到今年底,可以完成改造中小学危房面积900万平方米,为180万适龄学童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
除此之外,我国还安排国债资金支持“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截至去年底,全国累计建成广播电视接收设施10万多个,有“村村通”任务的30个省区市,全部完成了预期建设任务。我国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目前已分别达到92.9%和94.2%。“西新”工程前两阶段建设任务顺利完成,使西藏、新疆等7个省区广播覆盖能力得到明显加强,农民的素质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