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随来自全国各地的几百位体育界人士,一同观看了四川省崇州市体育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活动。当时正值下午放学之后,只见偌大的体育场里上千名青少年正在场上活动着:东南角聚集了数百人在进行拔河比赛,场外加油声此起彼伏;田径场上有的在跑步,有的在跳高、跳远,还有的在投掷。体育场看台的屋子里,几十位小棋手厮杀正酣;体育场外的射箭场里,“神箭手”们在练着“百步穿杨”的功夫……
据该俱乐部的负责同志介绍,这是一个依托体育场而建立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来这里参加活动的既有体校的学生,又有周边中小学校的学生,还有不少家长及社会人士。俱乐部的各项活动是收费的,中小学生为团体会员,费用由学校交纳,一般为一年一人50元,非团体会员视其参加项目的情况而定。
据了解,类似这样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目前全国已建有1500余个。这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以青少年为主要服务对象,开展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解决了青少年课余及节假日无处参加体育锻炼的矛盾,同时为中小学生下午放学后提供了体育活动的场地和组织保证,成为青少年学生喜爱的“第二课堂”。
创建体育俱乐部的意义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和体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青少年体育工作如何实现新的突破,是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经过对现状的分析、研究,吸收发达国家的经验,尤其受日本利用体育少年团等组织形式开展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启发,国家体育总局于1999年提出了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有的社会体育资源,建立一种新型的具有社会主义公益性特征、旨在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的青少年体育组织形式,并明确提出创建俱乐部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青少年体育兴趣和爱好,使他们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增强体质,并向青少年传授体育运动技能,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才。
彩票公益金建俱乐部
据了解,从2000年开始,国家、省、地(市)三级体育行政部门,共投入体育彩票公益金2亿多元,每个俱乐部投入采取4∶4∶2的比例,即国家体育总局出4万,省级体育部门出4万,地市体育部门出2万,每年10万,两年共投入20万,之后通过检查评估进行再投入。截至2002年底,在全国共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500余所,其中依托各级各类学校创建了300多所,依托各级体校创建了近700所,依托体育场馆创办了400多所,依托社区创办了30多所,依托单项体育协会创办了50多所,依托其他单位(包括青少年宫等)创办了30所。三年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工作在促进、推动社会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培养青少年体育兴趣,增强青少年体质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特别是受到了家长和青少年的欢迎。
俱乐部成果显著
杭州市金轮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依托杭州市陈经纶体育学校创办的一所俱乐部,该校自成立以来向社会推出了一系列针对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假日体育健身培训和体育冬、夏令营活动。两年来,共开办了包括游泳、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武术、体操、跆拳道、空手道、体育舞蹈、棋类等体育培训班8期,参加培训班的青少年达到25万人次。在冬、夏令营中,该俱乐部把文化学习、体育游戏、体育旅游等内容结合起来,开设了体育理论、英语口语、手工制作、绘画、航模、摄影等兴趣课程,极大地提高了学员们在假期中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初步掌握了运动的基本方法,为进一步训练和提高打下基础,还为体校和运动队选拔了20多名苗子。
北京景山学校把办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看成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寓德、寓智于体”的新路。他们在保证教育教学需要的前提条件下,面向社会全方位、全天候地开放了学校的全部体育设施,很快使参加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活动的人群络绎不绝,部分场地甚至出现了“爆棚”,带动了周边社区和单位体育活动的开展。
四川省体育局认为,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吸引广大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发挥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发现和发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良好契机。目前,该省共建有青少年体育俱乐部88个,团体会员704个,个人会员166343人,参加活动总人(次)达17975638人(次)。
俱乐部带来的变化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各级各类体育场馆的使用率,社会、学校及体育系统的场馆最大限度地面向广大人民群众,使全民健身重点人群——青少年在节假日和放学后有了更多活动的空间。如今想玩、想活动就到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去已成为许多地方青少年学生的选择。
而俱乐部则在服务上下功夫,一心为青少年着想,社会流行什么运动项目,俱乐部就培训什么运动项目;青少年学生需要什么,俱乐部就为他们开设什么,使青少年在运动中愉悦了身心,获得了较好的满足感及运动效果。尽管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花费不是很大,但这种“花钱买健康”的理念让许许多多的青少年加倍珍惜体育活动的时间,一些有运动天赋的孩子也从体育俱乐部中脱颖而出,成为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
存在的问题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没有“公益金”扶持后,如何坚持公益性原则,实现自我生存和发展,是目前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有的地方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简单地看成是在新的形势下传统体育学校、业余体校的翻版;有的地方没有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的要求,在创办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过程当中,建了一些“人情俱乐部”、“关系俱乐部”,有的俱乐部只是挂牌子、装门面,不能有效地开展活动等;在有些地方体育彩票扶持资金使用和管理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挤占和挪用的现象;极少数地方三级配套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有的俱乐部不按照要求把扶持资金全部用在俱乐部自身建设和发展上,变相搞劳务、搞补贴。
在我国建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体育走市场产业化发展道路的一个有益的尝试,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基本走的也是这样一条路。国家体育总局有关人士指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一定要坚定不移走社会化的路子,要面向市场走产业化的道路,各地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积极寻求俱乐部生存发展的道路。只有面对市场,面向市场才能建立起俱乐部良性循环、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运行机制,才能使青少年俱乐部焕发勃勃生机,才能让青少年身心健康地茁壮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