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国家两部委关注海城学生豆奶中毒事件
2003-04-10    记者 刘军 赵勇

字体大小:

    一石激起千层浪。海城三千学生中毒事件由本报率先披露之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国家卫生部和教育部迅速作出反应,开始调查此事。本报特派记者也在海城当地展开进一步的深入调查采访。第一个凋谢的花蕾、12岁的女孩李洋开始清晰地走进记者的视野。发放的4320袋豆奶又在人们的记忆中浮出水面。这是一场灾难。虽然豆奶厂已被查封,但海城方面仍在积极地寻找着中毒原因。“幸好是在喝奶的第一天发生了中毒事故,救了海城。”这位海城官员的话,实在令人回味……

    卫生部责令查处

    卫生部十分关注海城发生的事件,8日已责令当地卫生部门尽快查明原因并如实向卫生部上报有关情况。

    一位官员透露,卫生部8日天从媒体上获悉这一事件后,当即通过电话向当地卫生部门了解有关情况,责令其尽快查明原因,并如实向卫生部上报有关材料。对当地卫生部门随后提供的部分材料,卫生部认为不能完全说明情况,现在已责成其继续补充材料。这位官员斩钉截铁地告诉记者,如果确实是食物中毒,那么没在事发当时上报是不对的,“这么大的事件应立即报告”。

    卫生部长期以来都有规定,重大食物中毒事故和疑似重大食物中毒事故,都应在6小时内向卫生部报告。为此,去年9月,卫生部还专门发出紧急通知,明确指出,第一个接到重大中毒事件报告的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在6小时内将中毒事件的有关情况上报卫生部。通知还指出,对瞒报、漏报者将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教育部已着手调查

    教育部有关人士透露,昨天,教育部得知海城事件后,已着手进行调查,有结果后将向社会公布。

    协和医院检查显示

    部分学生肝功能不正常

    8日下午,海城王女士从协和医院儿科取得的13岁儿子木易(化名)的肝功能化验结果让她十分不安:碱性磷酸酶255(正常值27-107);无机磷5.79(正常值2.3-4.3);载脂蛋白56(正常值60-100)。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刚刚把儿子的化验结果和其他一起来京求医的孩子的化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十几个得出检查结果的孩子中就有9个孩子的肝功能化验都不正常,都和木易的情况类似。但他们不知道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针对海城这一事件记者还采访了北京某综合医院的中毒抢救方面的专家,他告诉记者,一两周以来他也接诊了数例来自海城的小患者。据他分析,从多数学生最初出现的类似症状如肚子疼、恶心、呕吐来看,怀疑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食物中毒。这很可能是学生们服用的豆奶食品卫生状况不好、被细菌感染造成的。而对于后来的学生,尤其是最近来北京治疗的学生经检查出现的其他情况,如视力下降、肝功能出现问题、头疼等,未必与最初的发病原因相同。因为本着科学、负责的态度来看,随着时间的发展,受学生本来身体状况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孩子的这些症状现在还不能简单地下结论。

    ■链接

    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的《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第七条明确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发生在管辖范围内的下列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实施紧急报告制度:

    (一)中毒人数超过30人的,应当于6小时内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二)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者死亡1人以上的,应当于6小时内上报卫生部,并同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三)中毒事故发生在学校、地区性或者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的应当于6小时内上报卫生部,并同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喀麦隆398名小学生食物中毒
· 山西:86名学生集体中毒 下毒者竟是食堂厨师
· 学生健康的“杀手”:细菌性食物中毒
· 绵阳一所学校发生集体食物中毒 原因正在调查中
· 卫生部专家谈辽宁海城豆奶中毒调查始末
· 派发碘丸毒死学生 大面积群体补碘须慎重
· 6月1日起北京学生食堂禁止经营凉菜
· 豆奶中毒事件追踪:政府说明会回避提问
· 上海中小学校食堂实行等级计分管理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