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中小学图书馆长“胖”、出“新”、变“靓”了,这是近日一批专家和图书工作者考察上海1200多所中小学图书馆后的强烈印象。这些图书馆的藏书成倍增加,阅读载体、管理手段进行了变革,阅读活动呈现多样化,从而对教育改革发挥了促进作用。
记者近日从市教委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了解到:与1995年相比,目前申城中小学图书馆馆均面积达263.20平方米,翻了一倍;校均普通阅览室座位103个,均百生拥有座位数达10.89个,翻了一倍;馆均藏书约2.76万册,生均28.84册,翻了3倍。尤其是引入图书信息系统后,电子阅览室应运而生,达到百生拥有1.27个;图书馆实行计算机管理的也达到247家,19.45%的中小学图书馆实现了文献业务流程的自动化管理。
建设与一流基础教育相适应的上海中小学图书馆,是近年来学校基础建设和文化兴校的重要方面。据统计,2002年区县与学校两级共投入图书馆文献经费达3161.36万元,馆均约2.49万元。目前馆舍面积和阅览座位配置水平与中小学的办学层次基本一致,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还拥有独立的图书馆大楼。
馆藏文献增加,载体多样化,开始出现文献载体多元化的趋势。这些图书馆电子读物与音像资料已达40.29万件,一些重点高级中学图书馆还引进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数据库、万方数字资源数据库和中国基础教育知识仓库等在线虚拟数据库,大大延伸了学校师生检索与利用文献信息的时空范围。为提高中小学图书馆的藏书质量,市教委图工委、市中小学图书评选委员会自1991年起每年举办中小学优秀课外读物评选,组织专家对全国100多家出版社选送的数千种新近出版的图书进行评优,从中遴选、编制《上海市中小学图书馆(室)装备图书推荐目录》,对提高中小学图书馆的藏书质量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图书馆文献信息技术环境得到“升级”,目前全市中小学图书馆已配置现代技术设备4567台,其中用于处理图书馆文献信息业务的计算机馆均达1.82台,开始注重借助计算机技术和引进图书馆文献管理软件来提升图书馆文献信息的处理能力。电子阅览室及网络化建设也同时发展,目前本市已有28.82%的中小学建立了电子阅览室,22.52%的中小学图书馆连接了校园网、互联网,为中小学生检索、获取与利用电子文献信息和网上信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复旦附中、上海中学、育才中学、上南中学、杨浦小学等一批中小学已建立了富有个性的图书馆网站或网页,实现了图书馆文献信息的在线查询。不少中小学图书馆还借助于现代计算技术和网络环境,将图书馆开发的二次文献信息资源通过网络传递的优势,使整合与开发的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与辐射功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图书馆正在逐步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大课堂。
中小学图书馆注重利用文献信息资源优势,对推进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据统计,本市已有69.61%的中小学利用图书馆向学生开设了阅读指导课并列入课表;72.28%的中小学图书馆已不同程度地为学生开设了“利用图书馆”讲座;部分学校将文献信息教育列入了课表,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检索、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