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必须坚持就近入学
作者:杨东平,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日前,教育部公布《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引起了强烈社会反响。众所周知,由于农村学龄人口减少、大规模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近10年来,农村义务教育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校布局调整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教育价值、发展模式的偏差,出现学生上学距离过远、安全隐患增加,经济负担加重,巨型学校和大班额等各种令人关注的问题,需要坦诚面对,积极地解决和矫正。
推荐内容>>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推荐内容>> 《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征求意见稿旗帜鲜明地坚持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的原则,叫停无序和过度的学校撤并,是非常必要的。一个时期以来,许多地方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强调的主要是规模效益、教育质量;就近入学的概念被极大地模糊和丢弃了。许多地方提出“学校进城”的口号,从“高中进城”发展到“初中进城”,甚至连小学也要进城,在县城建“教育园区”。学校的集中化程度越来越高,也离农村和农民越来越远。人们不免担忧,农村教育的现代化难道就是将农村学校“连根拔起”,就是取消农村学校吗?
今天,对于为什么义务教育必须就近入学,农村义务教育是否要坚持就近入学,不少人是心存疑虑的。正因为如此,对就近入学的概念需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倡导,需要拨乱反正,需要尊重规律和恢复常识。世界各国的义务教育都遵循免费、免试和就近入学“三位一体”的原则,因为义务教育是一种由国家提供的保障性的基本公共服务,是为了保障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接受教育。上学距离过远,儿童体力不支,存在安全隐患和上学费用增加,就会造成学生的流失辍学。因而,就近入学不是一般性的工作要求,而是义务教育法确定的法定准则,是地方政府依法行政、依法办学所必须遵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