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新学年要来了。这几天,北京的中小学陆续迎来一批新面孔。他们是小学和初中一年级新生。今年,他们身上更多了一重符号,他们是“就近入学”强政下的首批受益者。
今年2月,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15年,19个重点大城市实行划片就近入学政策。
4月,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强调坚持免试就近入学。由此,号称“史上最严”禁止择校令正式生效。
北京,作为教育生态和资源最特殊的城市之一,“就近入学”落实情况究竟如何?这几天,正是检验政策是否真正落地的时候。
现状:关系挡门外,“五证”办齐难
家住西城区的刘娅(化名)一家,正是今年“就近入学”政策的受益者,入学服务系统的随机派位,让她的孩子进入了梦寐以求的重点小学。“要是换成往年,我肯定要托朋友、找关系,才能把孩子送进好学校。但今年,不一样了。”刘娅说。
“为什么?”
“身边的朋友想通过各种手段把自己的孩子送入重点小学,但由于禁止跨区政策和入学服务系统的使用,他们的计划都泡汤了。‘就近入学’确实改变了长期存在的‘择校’之风。”刘娅答道。
刘娅口中的“入学服务系统”,即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今年首次正式投入使用。无论是幼升小还是小升初,所有的信息和入学环节都在此系统内完成。如果信息不符合就近入学的要求,系统就会自动“过滤”。
“这样做的好处是,每一名学生的入学途径和方式都有全程记录,这种记录把每一个孩子按照升学规则应该到达的点都做了明确标注,可以限制学生无序地跨片流动,是确保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和机制的保障。”北京市教委委员、新闻发言人李奕如此解释。
“就近入学”让一批学生如愿走进了校园,也把一批学生挡在了门外。
张军和哥哥张力来北京打工已经十多年了,没有固定工作,户口也在老家。随着哥俩的孩子进入适学年龄,他们本想按照过去的“惯例”花点钱把孩子送进小学,可没想到的是,今年“就近入学”强政的出台,彻底让他们断了念想。
要想让孩子在京上学,张军哥俩就必须办齐政府要求的“五证”。“说是五证,其实远远不止。比如说,开具在京务工的就业证明,不仅要有劳动合同,还得出示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工作证明。对我们来说,真的办不齐。”
眼见办齐“五证”无望,张力又去四处打听,最后托关系找到一个“可以办事”的人,塞了三万块。“那人承诺送进附近的小学,结果没进去,钱都打水漂了。”张军无奈地说,“入学门槛越来越高,把我们这些最‘下面’的人都拦住了。”
此次新政确实提高了非京籍学生的入学门槛。除“五证”外,北京部分区县还明确要求父母双方都要在本区县就业,多个区县要求非京籍父母在本区县就业和居住,也引发了非京籍务工人员的强烈不满,一些人无奈选择回老家上学。
前不久国务院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时,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表示,对于随迁子女入学,教育部一向采取“两为主”的政策——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也强调,诸如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要根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人口控制目标、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教育承载力合理安排随迁子女就学。
在这样的政策框架下,张军的去留将如何决定?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指出,打工人员往往缺乏话语权,政府应该加强对其随迁子女的政策配套。在非京籍进城务工人员特别集中的区县,不仅要酌情扩大公办学校容量,还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办学,可适当购买民办学校服务,多措并举,满足非京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