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郊的格畈社区,约有上万名外来务工者在此租房。数据显示,在杭州就学的外来务工子弟,2002年不过3万人,2010年即已超过19万人。快速增长的外来务工人口及不断提高的子女随迁教育要求,与当地濒临“超载”的教育容量,成了考验当地政府的一道难题,也苦恼了许多外来务工的父母。
8岁的独生儿子得回老家读书了,贺继英和丈夫实在不舍得,“只有寒暑假,我们才能和孩子在一起,欠他太多。”
这对来自湖南株洲的小夫妻,2007年来到杭州后,一个开出租车,一个在民办的塑胶厂工作,但双方的职业决定他们无法办理养老保险。根据杭州现有的教育容量和政策,孩子尚不能“零门槛”就学。2009年,他们只能将在杭州读完幼儿园的儿子送回老家上小学。
夫妻俩说,乡里的中心小学,条件和80年代我们读书的时候基本没变,一个班60多人,学校离家还有十里村道。
推荐专题:谁能让我的小课桌不再流浪 事件发展:"不让一个打工子弟因拆迁而失学"的承诺如何落实 新闻时评:光明时评:打工子弟学校不能一关了之 关注打工子弟学校 更多
贺继英说,“我们的努力都是为了孩子,如果孩子不成材,赚多少钱都没用。”他们夫妻盼着:“政府有没有可能再多想些办法,让‘小候鸟’少一些,留守儿童少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