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伟大时代。与之相适应,中国高等教育也正在进入一个伟大的新时代。这不仅是呼唤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教育公平的时代,更是以时代的强音呼唤代表中国文化、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时代。自1978年年底开始的3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使中国在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正在不可逆转地走向世界,世界也正在不可阻挡地走进中国,这使中国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其关键是靠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出来的具有世界一流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术领军人物和拔尖创新人才。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日益高涨的今天,在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时代,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关系国家发展的根本性战略问题之一,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实现跨越式发展
跨越式发展就是要通过改革创新,在办学理念、办学战略、用人制度和管理体制等各个方面,突破原有的范式,达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
我们必须十分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大学在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在建设,在发展,在前进。发达国家的大学也在建设,在发展,在前进。我们计划用20年达到某个标准,但是它们20年后可能会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它们现在前进的步伐并不比我们慢。所以,一流大学的标准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这里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想真正赶上去,就必须比别人发展得更快,必须通过革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使得我们的一流大学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不断缩小,而不是越来越大。跨越式发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简单。
尽管不容易,跨越式发展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跨越式发展是原有的旧平衡的突破和新格局的形成。因此,按照辩证法的思想,跨越式发展是规律性的东西。从中世纪第一所大学---意大利波隆那大学诞生到17世纪,国际高等教育中心和科学研究中心一直在意大利和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18世纪英国的大学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许多方面超过了欧洲的老大学。而19世纪德国教育家洪堡提出并在德国的大学中采取了新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思想,使得德国的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其他国家学者所向往的学术高地。就是在那个时候,美国学者开始了长达六七十年的留学德国的浪潮,为美国高等教育后来通过跨越式发展超越欧洲大学奠定了基础。
跨越式发展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也有过先例。如果说北大在20世纪中国的社会历史进程和高等教育发展中,作出过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贡献,也是由于北大经历了几个跨越发展的阶段。从1898年建校到辛亥革命后的一段时间内,北大的发展状况并不是很乐观,学术气氛沉闷,学术水平很低,封建腐朽思想在校内蔓延。1916年蔡元培来到北大后,推动北大进行了一系列重要变革,领导这所大学实现了一个伟大的跨越式发展。他借鉴德国的洪堡思想和世界各国大学的办学经验,强调大学的学术自由,主张对不同学派兼容并包。在当时旧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蔡元培的主张兼容了新思想,具有很大进步意义。特别是在用人体制上,蔡元培上任之初就辞掉很多没有学术才能的人,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李大钊请来任图书馆馆长,陈独秀任文科学长,理科学长夏元瑮是中国第一个研究相对论物理学的人,还有著名科学家李四光等人。陈独秀等人在当时是喊民主、科学最响的人。李大钊则是在中国第一个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系统地接受、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人。他在蔡元培的支持下成立北京大学社会主义研究会,宣传进步思想,引导社会潮流。这一步跨越非常重要,从办学理念到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上的跨越,使得北大产生了很明显的变化,不仅推动了学校的改造,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改造与进步。正如著名学者冯友兰先生所说:“蔡元培所领导的新北大的出现,好像一座灯塔,使全国的人们看见了光明,认识了前途,看清了道路,获得了希望。”北大在上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以后也实现了一次在当时条件下的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百年校庆后实施“985工程”以来,北大又同全国高等院校一道实现了一次新的跨越。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大学,跨越式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跨越式发展就是要通过改革创新,在办学理念、办学战略、用人制度和管理体制等各个方面,突破原有的范式,达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不仅努力在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中占领优势地位,而且在更深层次的竞争中,就是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我们的大学现在努力从世界各地吸引人才,一定要创造出相应的体制和环境,使这些人才能够真正地发挥出聪明才智和创新潜力。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与发展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是密不可分的。前者是后者的载体。因此,通过改革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仅要体现在办学理念和体制机制上,还要体现在大学日常活动的操作对象上,即文化、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这在发达国家的世界一流大学中比比皆是,那些产生了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成果都是科学技术上的创新和跨越的结果。这在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更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大学的王选院士正是绕过了照排的二代机和三代机在机械、光学等方面的巨大技术困难,大胆选择了别人不敢想的第四代激光照排,才取得了成功。西方从1946年发明第一代手动式照排机,花了40年的时间,经过二代机和三代机的兴衰,到1986年才开始推广激光照排机。王选院士1976年提出直接研制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一步跨越了40年,今天看来,最可宝贵的,正是这种具有凌云气概的科学技术跨越。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要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这种跨越式的发展精神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