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作为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个重要部分,早在19世纪初即由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提出,并尝试运用于教学实践。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区别,主张以人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理念,强调非专业性和非职业性教育,注重培养情操优美、识见通达、知识博雅的高素质公民。
陶冶情操克服功利
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本,大学教育并非仅仅要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各种职业技术人才,而是要从道德情操、审美怡情等方面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是以满足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需求为旨归的教育。
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容易引导大学之前的基础教育单纯以应试为目的,虽然考试制度是人才选拔的必要制度安排,而其弊端也早就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大学阶段正是矫正各种功利性教育的重要时期,如果简单地用专业化教育替代应试教育,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总易产生各种偏见,无形之中增长了较强的功利思想。情商与智商的不匹配、人文与科学的互不理解、基本道德共识的逐步下滑等等,都表明以功利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不应是大学教育的目的。这不仅压抑了个人的全面发展,还阻碍了社会共同体的建构。在这种情况下,通识教育理念在我国得到提倡,及时回应了时代提出的问题。通过对青年学生实行去功利化的教育,通过陶冶情操来增进大学生的社会化程度,正是通识教育的最基本的目标和优点。
增广见闻避免狭隘
随着现代知识的高速膨胀,大学制度中的学科划分也日益细化,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深入了某个知识领域,另一方面又树立起与其他方面之间的知识壁垒。由于精研专业知识必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那么,如果在教学安排上不能提供一种拓展知识和见闻的空间,将导致学生对专业之外的事物丧失兴趣、漠不关心、缺乏判断,并逐步走向狭隘。
通识教育的另一个主要优点正是要力求增广学生的见闻,避免狭隘性。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式的设计两方面着手。在教学内容上,涉及的范围极广,内容极具特色,既包括学生平日知晓但并不熟悉的方面,也包括学生从未听闻的方面。通过教学内容的设置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求知冲动,正是通识教育所预期的效果;在教学方式上,通识教育力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参与意识,因此,传统的大班教学不能达到这一目的,应该尽力创造条件,进行不同规模的小班教学或分组讨论等,为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提供一个同台交流,互相了解的平台。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以不同知识想问题的精神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