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关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特别报道·对策篇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一年来,全国各地积极贯彻落实,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规划本地区教育发展,调整资源分配,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呈现出一片改革创新的可喜现象。
推荐专题: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一周年特别报道
在区域教育规划中,许多县为了适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调整学校布局,合理分配资源,建设城乡一体化教育体制,这是十分必要的。为此,近年来全国县域内的学校布局正在进行调整。调整的方向主要是在农村中合并一些规模太小的学校、教育质量不高的薄弱学校。调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地方的农村因为农民进城务工,子女随迁城市,儿童人口越来越少;有些学校学生人数少,组不成班级,开不齐课程,教育质量不能保证。因此,县教育部门采取几所村小合并为一所的办法,有的村小被取消,有的地方因为农村学校缺乏师资,教育质量差,群众不满意,为了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县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只好把这类学校撤并到城镇较优质的学校中。同时,为了便于学生上学,许多县镇办起寄宿学校。
不过,在调整农村学校布局中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需要认真研究解决。其一,村小撤并以后,村里缺少了文化机构和文化气息。有些学者认为,过去村小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毕竟是文化机构,村小教师是村里最有知识的人,他们带来了社会文化信息,现在村小取消了,农村成了文化的沙漠,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对这个问题我倒觉得无须太多忧虑。因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必然要走城镇化的道路,传统的农村将来会逐渐消失。当然,深山老林中也会保留少数村落。某些村小保留仍是必要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不只是依靠村小,还可建设文化站、图书室等机构来弥补。
相关报道:关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把群众满意放第一位
相关报道:关注中小学布局调整:过度集中办学不利学校管理
相关报道:关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一定规模的村小应保留
相关报道:关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布局调整要尊重民意
相关报道:关注农中小学布局调整:服务百姓是布局调整灵魂
其二,寄宿学校不够完善。许多寄宿学校设备不齐,学生住宿拥挤,据说有几个学生睡一张床的;有的寄宿学校没有食堂,学生要自带粮食自己做饭,影响健康。因此,亟待加快寄宿学校建设。宿舍没有建设好,就不要急于撤并学校。应该先把寄宿学校建设好,再对学校进行调整,做到稳妥、安全。
其三,学校撤并后,学生不能就近入学。有的学生每天上学要走几公里,有的还是山路。学生不安全,家长也不放心。有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采用校车接送,这是好办法,但要特别重视安全。校车要由有资质的公司承包,司机要经过专门训练,不仅开车技术要好,而且服务态度也要好,要用教师的基本标准来要求他,懂得热爱孩子,教育孩子。有些寄宿学校,学生离家较远,一周或数周才能回家一次。学校也要负责把学生组织好,使他们安全到家。有些农村学校无力雇校车,但可以与通车的公交公司联系,负责接送离校较远的学生。总之,村校撤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上学的方便和安全。
当前也出现一些群众不愿意撤并学校的情况。我觉得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与当地群众商量,不可强制执行。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规定,教育要以人为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布局一定要坚持中央制定的这个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