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毕业生们开始陆续离开校门走向工作单位。经历了求职大战之后,他们讨论最多的话题除了找工作的艰辛之外,就是曾经遭遇的种种就业歧视。在求职的过程中,性别、年龄、姓氏、属相、地域、第一学历毕业学校等与工作能力、职位本身无关的因素,成为一些用人单位挑剔求职者的重要理由。
求职路上遭遇道道门槛
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张同学最近才刚与一家用人单位签订了三方协议。他告诉记者,在找工作过程中,自己被第一学历毕业学校卡住好几次。小张本科就读于老家山东的一所普通高校,考研后才进入全国重点名校。尽管硕士阶段很努力,在专业、学术各方面都还算不错,但在找工作时,还是因为第一学历不是全国重点院校而失去了几次工作机会。据了解,一些知名企业在招聘时,都会强调第一学历必须是“985工程”或“211工程”院校。
“有些单位虽然不会在招聘启事上注明第一学历的要求,但在简历筛选上就有所侧重,第一学历非名校的就直接pass掉了,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张同学表示,有些企业认为第一学历出自名校的学生具有很好的学业基础,而出自一般院校的同学相对就要差一些。这种观点有点像身份决定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歧视和不公。
就业市场中不仅存在第一学历歧视现象,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下,年龄也成为了求职路上的一道门槛。职场中出现的“35岁现象”也日益凸显,不仅公务员招考年龄要求35岁以下,很多企业也在招聘时会直接对年龄进行限制。
36岁的刘芳,曾经是一名中学的教师,教了5年高中。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刘芳3年前考上了研究生,今年从一重点师范大学毕业。想继续当教师的她,却因为年龄刚刚过35岁而一直未能如愿。找工作多次碰壁的她无奈地说:“我有点后悔当初考研了,现在,几乎所有的教师招聘都限定了年龄。”
据统计,近些年来,我国八成以上的求职者在找工作时,都遭遇过各式各样的就业歧视。性别、年龄、姓氏、属相、地域、第一学历毕业学校等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都有可能成为求职路上的“拦路虎”。
例如,有些企业在招聘时提出只招有本地户籍的求职者,认为本地人工作比较稳定且便于管理;有些企业在招聘时姓裴、梅等字的不招,因为裴和赔,梅和霉同音,不吉利;有些企业在招聘中提出这样的条件,男同志要求酒量达到1斤以上,女同志要求长得漂亮、能唱歌会跳舞;还有个别企业在招聘忌属蛇属猪属猴者,并不是因为属蛇属猪属猴者胜任不了这份工作,而是这些属相和老板的属相相冲。专家表示,这些看起来有些苛刻、荒诞的招聘条件,不仅让求职者的心灵受到了极大伤害,而且使他们的就业之路平添沟壑,有些已经构成了就业歧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