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万、680万、699万、727万,从2011年到2014年,国内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严峻的就业形势,让如今的毕业生们焦头烂额。而奇怪的是,如今一些已经工作、甚至收入还不错的年轻人,也常常吐槽自己的职业。
那么,好工作究竟都去哪儿了呢?
还没就业的,焦虑未来选择什么行业
今年秋季一开学,即将硕士毕业的小魏就紧张地投入到了找工作的大军中。小魏就读于北京一所“985”高校,学的是某文科类专业,近几年就业形势很不理想。“当初为了读研能上一个好点的学校,就选择了现在这个专业。以前一直觉得学校的牌子够硬,学校这个专业在全国又排名前列,找份满意的工作应该不会太难。结果真到了毕业季,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小魏如实说道。
由于可供选择的岗位并不算多,小魏也和班里的多数同学一样,匆忙投入到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备考当中。可2015年“国考”的报考职位一公布,小魏又一次犯了难。尽管今年的招考人数有2.2万,创下了历史新高,但符合小魏条件的岗位却少得可怜。小魏把自己在宿舍里关了整整一下午,挨个核对招考岗位的报名要求。因为没有任何基层工作经验,又不是党员,最后只找到4个岗位供自己选择。
由于“国考”形势严峻,小魏的很多同学选择了“战略性转移”,开始把找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各类企事业单位的校园招聘当中。根据往年的经验,小魏学这个专业可以去一些传媒机构做文字工作。但提起这些工作,他又一次摇起了头,“我干不了这行”。原来小魏之前也在一家报社实习过近半年的时间,但那段经历却并不愉快。初入报社,就被各种各样的工作任务压得喘不过气来。加之之前从没有过相关的从业经历,缺乏经验,刚一开始时经常犯错,有时稿件还要反复修改——媒体工作让小魏很吃力。
近些年来,国内高校文科类专业的毕业人数逐年增加,社会需求却并没有明显增长,就业形势一直不乐观。像小魏这样所学的专业“通”而不“专”的毕业生,在社会化分工日益明确和细化的今天,不得不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
时间马上就到11月底了,“国考”笔试的日期也越发迫在眉睫。但对于以后从事哪一类行业、明年毕业前能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小魏依然感觉很迷茫,“还是先认真准备‘国考’,考完再看看有没有其他好的选择吧,谁让咱学的专业没有优势,还赶上就业形势严峻呢。”
|